首页 > 产业 > 正文

踩着“鼓点”前进的“小巨人”

新华财经|2021年09月19日
阅读量:

从小作坊到“小巨人”企业,回顾佳鸿机械的发展之路,每一步都踩在了常德产业发展的鼓点上。

“公司近期与西安交通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经过多轮交流,进一步打开了发展思路。”常德市佳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铁美珍说道。

铁美珍说,公司在西安交通大学的专家指导下,进一步明晰了补链和延链的产业发展思路,将投资5000万元建造两条精密锻造和热处理生产线。

佳鸿机械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合作,得益于今年常德市大力推动的“产业研究院经济”。

作为加快推动“三高四新”战略落地实施的重要举措,常德市提出把“产业研究院经济”作为招大引强的重大支撑。其中,提出要以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为核心,依托产业研究院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等,培育一批“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和专精特新的“小巨人”。

今年6月,常德市与西安交通大学达成协议,共建协同创新研究院。佳鸿机械抓住机遇,成为了常德发展“产业研究院经济”的受益企业之一。

1978年,铁美珍高中毕业后考进了灌溪乡机械厂。1986年,她喜得龙凤胎,但生活的压力却大了。铁美珍产生了办厂的念头。她用2000元从旧货市场上买回3台旧设备,利用在厂里学到的手艺办起了小作坊。

一晃30多年过去了。2021年,国家工信部公布了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佳鸿机械榜上有名。

从小作坊到“小巨人”企业,回顾佳鸿机械的发展之路,每一步都踩在了常德产业发展的鼓点上。

2017年2月,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常德市继常德经开区后第二家“国字号”园区。同年,常德市提出要全力培育四大千亿产业集群,其中,就有佳鸿机械所处的装备制造产业。此时,佳鸿机械作为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行业龙头的配套企业,还处在“小打小闹”阶段,当年产销规模约5000万元。

在园区的帮助下,佳鸿机械打出了“加大设备投入、强化产学研合作、引进各类技工和管理人才”的企业发展组合拳。

佳鸿机械以提高“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液压核心件智能化生产水平”为突破口。一方面,佳鸿机械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依托本土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应用技术学院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为了确保产品加工质量,佳鸿机械加大投入,引进和购置了各型智能化生产设备,提升产品质量,成为三一集团首批验收的样板工厂。

2019年,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常德市首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乘着行业发展的东风,佳鸿机械产销规模跃升至2亿元。

但此时,铁美珍正为一件事苦恼。由于业务量增大,老厂承载不了生产的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势在必行。但空间从哪里来?

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以下简称“配套产业园”)的出现,恰如及时雨,破解了这一难题。

配套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是常德高新区重点建设的专业特色园区,主要围绕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终端产品,全力推进全产业链配套。全面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近300亿元、税收10亿元以上。

当年,佳鸿机械与荣程机械、荣泰机械、上海英泰等10多家企业相继搬入配套产业园一期。

佳鸿机械以此为契机,形成老厂预处理粗加工、新厂精加工的生产格局,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业务量和技改创新需求。

“目前,新厂的生产线设备智能化率达90%左右,还全面上线了‘设备互联’、MES信息管理系统。”铁美珍言语中满是自豪。

这些年,企业发展越来越好,员工收入也水涨船高。“刚进厂时,只有10多个人、11台简单加工的设备,一个月工资1000多元。”佳鸿机械制造部部长刘勇说道。2010年,刘勇花了6万元买了一辆代步车。2017年,他花了22万元买了一辆心爱的小汽车。

“十三五”期间,佳鸿机械频传佳音。2020年,佳鸿机械产销规模约3亿元。这一期间,常德工业也迎来了“5个破千”的“高光时刻”: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常德市首个突破千亿元的产业,常德经开区跻身“千亿园区”,全市园区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突破1000万平方米。

“创业路上无止境,取得一个新成绩就意味着又一个新起点。”铁美珍说,要想企业长期稳定,必须不断引导创新。“今年,企业将重点围绕‘产业研究院经济’,在专家们的帮助下,做好精密锻造和热处理生产线,形成从毛坯生产到机械精加工的全产业链。”(孙玮怿  向波)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