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周小川:深化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建设 弥补免疫绿色技术与数字鸿沟

新华财经|2021年05月29日

国际金融论坛大会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小川表示,在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下,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分担责任,更是分享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发展的机会,未来需要推进构建全球实现碳中和和治理机制。

新华财经北京5月29日电(王菁)中国贸促会、国际金融论坛(IFF)共同主办的国际金融论坛(IFF)2021年春季会议5月29日-30日在北京举行。国际金融论坛大会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小川表示,在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下,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分担责任,更是分享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发展的机会,未来需要推进构建全球实现碳中和和治理机制。

针对后疫情时代全球如何加强合作推动经济复苏,周小川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应加强全球和区域金融安全网,为可持续复苏提供最后贷款人的支撑。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一些发展中国家债务风险加剧,G20在去年提出了低息,也就是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以及后续债务处理的共同框架,帮助缓解疫情所造成的债务困难。中国全面落实低息倡议,提供总额超过13亿美元的缓债,是G20国家中落实缓债金额中最大的国家,今年4月,G20将在低息延迟至2021年年底的同时,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总额为6500万美元的特别提款权分配方案,希望IMF能进一步研究赋予SDR更多的国际储备货币功能,使成员国更灵活使用和介入SDR,用来应对流动性和共同支出的需要。同时,加强全球和区域性金融安全网,可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疫情表现脆弱的国家提供更多的稳定的宏观经济资金支持的选择。

二是要维护多边贸易体系,保证供应链稳定和贸易畅通。

贸易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运转。应该坚定维护以规则为基础,透明、非歧视、开放、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支持世贸组织改革,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中国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毫不动摇地支持以世贸组织为可信的多边贸易体制。

周小川称:“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如去年亚洲15国签署的RCEP有助于促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全球贸易复苏及贸易规则的重塑,我们希望看到RCEP签约国加快完成国内审核的程序,中日韩三国自贸协定谈判向前推进。同时,加强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CPTPP协定的协同,推动建成市场开放水平更高、覆盖面更广的亚太自由贸易协定。

三是要深化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的建设,推动基础设施连通,畅通经济运行的血脉和路径。

新冠疫情凸显全球卫生、绿色、数字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的巨大缺口,应推进落实G20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原则,加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欧亚经济联盟建设,欧盟连接欧亚等区域性、全球性互联互通倡议的有力衔接,并对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弥补基础设施缺口,提高增长潜力,推动疫情后经济恢复与发展。同时,各国政府、多边开发机构应进一步改进制度建设的设计,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私人部门基金投入可持续的基础设施。

四是要通过建立多边合作和治理机制,弥补免疫绿色技术与数字鸿沟。

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反复,变异病毒加大疫情防控复杂性,全球疫苗分配不公导致免疫扩大,后疫情时代应加强疫苗研发生产分配的合作,加速推进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向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疫苗,提高疫苗的可得性和可负担性。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分担责任,更是分享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发展的机会。需要推进构建全球实现碳中和和治理机制。此外,疫情推动全球经济加速向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转型也需要加强全球共治,弥补数字鸿沟。

周小川还指出,今年起,中国开始实施社会经济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将继续当好“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继续扩大开放,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的开放,持续营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同时,更加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区域合作,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持续发展和开放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大的动力。


编辑:史可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收藏
{{likeTotal}}
好文章,需要鼓励
评论
登录后发表您的观点
最新评论
  • {{item.username}}

    {{item.commentcontent}}

    {{item.createTime}}
暂无评论
专栏更多
  •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家。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金融政策报告》项目执行负责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2009-2021 年),曾兼任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010-2016 年),2012-2013 年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国际金融体系中心做访问学者。2023年 3 月,担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2021 年 12 月,担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2019 年 6 月,第二次担任北京市西城区专家顾问团成员。2017 年 10 月,担任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宏观经济和金融战略与政策,连续担任《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11-2023 年)的执行主编(副主编),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中国人民银行招标课题等 40 多项。2015-2016 年,负责和主持完成了重庆市、昆明市、北京市西城区“十三五”金融发展规划研究和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中期评估。2017 年,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主持完成了《“十三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第三方评估;受商务部委托,参与完成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评估”(负责“金融开放创新”部分)。2018 年,负责完成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第三方评估。2019 年,主持完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 化发展的意见》(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第三方评估。2020 年,主持完成了《重庆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方案》第三方评估。2021 年 1 月,主持完成了《“在京设立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研究报告》
  • 中泰证券首席分析师,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第十二届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委员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 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投资系。长期在上海市政府及国务院决策研究部门工作,负责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和结构改革等研究工作,主持及参与中央、省部级课题超百项,撰写内参超百篇,获得中央及省部级领导批示数十次。参与出版专著15本,发表文章上百篇。并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全球城市研究室主任,上海产业发展资金、服务业引导资金、文创资金评审专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首批委员。
  •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名誉主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兼聘教授、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多次担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特聘专家、中国金融40人论坛常务理事和特邀成员、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2007-2019年任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多次出席党和国家领导人主持的专家会议。 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国际金融和商业银行。发表文章600余篇,出版著作18部,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30余项。《利率市场化:谁主沉浮》专著获2016年中国银行业发展研究优秀成果评选特等奖。
  • 开源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聚焦北交所市场、科技新产业和新三板研究,擅长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18年研究经验,积累策略、行业、公司丰富研究案例。曾获得新财富最佳策略分析师分析师、水晶球奖、金牛奖和第一财经最佳策略分析师。北京证监局外聘专家。 2003-2007年任职光大研究所,2007年-2022年安信证券研究中心。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助理,新三板北交所首席。2022年加盟开源证券,成立业内首家北交所研究中心,专注专精特精“小巨人”和细分行业隐形冠军的研究。 所获荣誉: 2016-2022年卖方水晶球奖新三板公募/总榜第一名 2016-2017年金牛奖新三板研究第一名 2015-2016年新财富最佳新三板研究机构第一名
  •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兴证智库执行主任,博士。2011年加入兴业证券,在此之前曾担任莫尼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宏观经济学家、宏观经济副总监。 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投资顾问与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成员,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IAMAC-资管百人”成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青年论坛成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业界导师。 在兴业证券期间,带领宏观研究团队连续十一届获评《新财富》最佳证券分析师,并于2018年获评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首席经济学家。 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美国华盛顿(圣路易)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博士学位,并曾在德国耶拿大学、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 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MD)、研委会副主任、首席策略官。复旦大学理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硕士,曾任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师,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因市场把握准确闻名,2020年疫情冲击下的市场底部提出“黄金坑”与“复苏牛”。2021年提出从茅指数到宁组合,是“宁组合”的首创者。曾多次荣获新财富、水晶球和金牛奖中国最具价值分析师等奖项,也是A股市场最具影响力的策略分析师之一。
  •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首席投资策略师。 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柏鲁克分校(Baruch College, CUNY),并取得了金融硕士学位。拥有16年财富管理从业经验,业务领域涵盖金融市场研究、投资产品和投资组合规划。 2014年,加入渣打银行,现任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首席投资策略师一职,负责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规划、面向内部和外部的市场分析和观点分享,并主导渣打数字化投顾平台的本地化开发与测试。加入渣打银行前,曾就职于多家国际性金融机构。
  • 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人民银行金融所博士后、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统计局“百名经济学家”特邀专家,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专家委员,《中国农村金融》杂志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曾在上海市政府工作多年,先后担任宏源证券、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中信证券资产管理部研究主管,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蚂蚁金服研究院副院长,华尔街见闻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2013、2014年新财富固定收益上榜分析师,2016年第一财经年度机构首席经济学家,2017年中国软科学奖。 出版有多部学术专著,包括《再造央行4.0-新常态下的中国金融改革顶层设计》、《泡沫的终结:透视中国股市异动》、《金融新格局:资产证券化的突破与创新》、《资产证券化-变革中国金融模式》、《利率市场化-突围中国债务困局》、《解码中国城投债-地方债务与增长的再平衡》等。
  •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博士,注册会计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曾获新财富宏观经济最佳分析师。2023年7月受邀参加李强总理主持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并做发言;撰写的多篇报告获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多次参加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全国工商联等部委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财政理论与政策。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