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报 > 正文

【宏观洞见】限电政策的“三个不变”和“两个变化”

新华财经|2021年10月26日
阅读量:

往后看,预计未来政府“能耗双控”政策执行决心较大,政府将优先保障民生用能,同时将保持对高耗能行业的用能限制。预计原材料与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将加剧对中下游制造业的生产抑制,“双限双控”将对下半年经济增长形成拖累。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6日电(分析师黎轲)近来,全国多地出现集中限电限产甚至拉闸断电现象,可能是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电荒”,受限行业也从以往的四大高能耗行业蔓延至纺织等其他行业。部分行业已明显减产,拖累工业增速和经济增长,一些出口订单被迫延迟,相关产品减产推高价格,PPI上涨压力加大。

造成“电荒”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强劲出口带动工业生产大幅提升电力需求,煤炭紧缺煤价飞涨制约发电持续增长,“能耗双控”考核压力下多地“一刀切”限电限产。

往后看,预计未来政府“能耗双控”政策执行决心较大,政府将优先保障民生用能,同时将保持对高耗能行业的用能限制。预计原材料与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将加剧对中下游制造业的生产抑制,“双限双控”将对下半年经济增长形成拖累。

一、多地纷现集中限电限产

首先,本次“电荒”波及范围超过以往。电力行业人士反映,今年电力供应持续偏紧,且与往年不同的是,夏季用电高峰之后电力紧张并未缓解,反而加剧。近来,全国多地出现集中限电限产,受限行业也从以往的四大高能耗行业(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蔓延至其他行业如纺织、光伏、造船等,有的工业园区甚至出现“一刀切”限电。

9月22日晚上起,多家A股上市公司先后发出公告称,由于供电紧张,为响应当地限电限产的要求,上市公司本身或旗下子公司的生产线临时停产。据不完全统计,受影响的上市公司已达二十余家,包括西大门、泸天化、蒙娜丽莎、云铝股份、晨化股份、*ST澄星、迎丰股份、天原股份等等。

此外,部分地区拉闸限电已开始波及居民生活。近期部分东北地区民用电出现受限,面对即将到来的冬季,民众对今冬供暖尤为担心。

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今年1-8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3.8%,9月增速骤降至4.9%,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从1-8月的13.8%降至9月的6%。

其次,缺电已对工业生产形成明显制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规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6.6%,高于疫前2015-2019年的水平,9月回落至5.0%,已低于2019年增速。

尤其是一些限电重点行业的产量增速近两月急剧下滑,如粗钢产量上半年累计同比增长11.8%,7-9月转为同比下降8.4%、13.2%和21.2%;水泥产量上半年同比增长14.1%,7-9月同比下降6.5%、5.2%和13%;有色金属产量上半年增长11%,7-9月减速至7.1%、0.4%和-1.6%。

一些下游制造业企业反映,“金九银十”本该是生产旺季,但受限电影响,出口订单被迫推迟。如业内人士反映,9月下旬江浙市场织机开工率已降至45%左右,比9月上旬又下降约30个百分点。

最后,减产推高产品价格加大通胀压力。高能耗产品减产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但急剧减产也推高了相关商品价格。截至10月中旬,国家统计局监测的50种重要生产资料价格比上月同期平均上涨3.84%,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涨70.3%;剔除8种农产品,42种工业品环比平均上涨4.4%,同比上涨82.8%。其中12种价格创2013年有统计以来新高。

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将抬升中下游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国盛宏观首席分析师熊园预计,10、11月PPI可能继续走高,12月PPI读数才会显著回落。不仅如此,限电限产下的水泥、钢铁等原材料价格飙升会对中下游行业经营形成进一步压制。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9月同比上涨10.7%,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2%,创1996年以来新高。

二、多因素共振加剧电力紧张局面

首先,强劲出口带动工业生产大幅提升电力需求。今年以来,我国出口超预期增长,1-9月累计同比增长33%。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称,旺盛的出口助推国内工业生产快速修复,进而推动用电消耗猛增。工业用电占我国整体电力消费约2/3。

今年1-9月,我国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为6.4%。同期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2.9%,两年平均为6.6%,高于过去十年中的大部分年份(仅低于2018年的8.5%);其中工业用电增长11.3%,两年平均为5.7%,与工业增加值增速基本相当。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王丹指出,用电量增速领先的行业包括纺织、计算机、通用设备、电器机械等,增速均在20%以上。而这些行业均属于出口导向型行业。

其次,煤炭紧缺煤价飞涨制约发电持续增长。今年用电需求超预期大增,却适逢水电“小年”,1-9月水电同比不增反降0.9%,火电压力加大。相比火电发电量1-9月同比增长11.9%,同期原煤产量同比仅增3.7%,煤炭进口量还下降3.6%。煤炭紧缺导致煤价连创新高,10月19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动力煤活跃合约以1649.6元收盘,较8月底飙升84.3%,较去年同期翻两番。

熊园认为,电煤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9月后加速上行,火电企业亏损不断加大,削弱了发电意愿。尽管火电厂主要靠长协年度合同供煤,长协合同价远低于市场价,但今年火电超预期增长,年度合同不足,且长协价与市场价差价巨大,导致长协合同执行情况不佳。

即使电厂想满负荷发电,煤炭供应也客观存在短缺。国家发改委统计8月底重点电厂煤炭库存同比下降42.6%,可供发电天数从去年同期的约20天下降到10天以下。

最后,临近年底,完成“能耗双控”目标压力骤增。8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对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评。结果显示,多地能耗不降反升,能耗强度、能耗消费总量均有若干省区被国家发改委给出一级预警。但临近年底,各地完成能耗双控目标压力骤增,只能在最后几个月强力“补课”。有分析认为,相比往年“电荒”,这次有一个突出区别,往年多是因煤炭紧缺被动供不应求,地方政府为保护经济增长而积极解决缺电问题,而这次不少地方为完成GDP能耗目标主动限电。

三、避免运动式减碳 守住民生用电底线

一是把握行动节奏,避免运动式减碳。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近期部分地区集中限电限产的激进作法,已在经济、社会和民生等领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实现“双碳”目标,“关键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要减少碳排放,而不是减少生产能力,不是降低增长速度,更不是在不具备绿色技术的情况下人为打乱正常的供求秩序。”

国际能源转型学会理事长施训鹏认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平衡减碳和发展仍需坚持发展优先的原则,在发展优先的原则下,需要自上而下对政策目标、执行方式等作出必要的调整,避免超出发展阶段的运动式节能减碳行为。

二是优先保障民生用能,适度核增煤炭产量。时近冬季取暖季,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说,当下需要尽快启动针对年底可能出现的“煤电气”短缺的预防措施,优先保障民生煤、电供应,避免因煤电气供应不足导致供暖问题发生。对工商业用电也需加强电情监测,有序调度,保证电网运行安全,最大可能避免应急拉闸断电。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冯雨表示,冬季是每年煤炭需求高峰期,电厂煤耗高于夏季高峰。目前港口、煤矿、电厂各环节存煤水平明显偏低,尤其是电厂补库存需求旺盛,今年迎峰度冬压力巨大。

冯雨建议,适当放开煤炭产量,这需要发改委、能源局、安监、环保等多部门协调,简化并加快煤矿企业核增申请流程。对具备增产潜力且在煤炭保供中贡献突出的煤矿,在安全监督、产能核增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解决好保供煤矿的后顾之忧。

三是减碳亟需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碳达峰”并不等于能源消费达峰。经济发展需要能源供应相应增长,实现“双碳”是要求减少碳基能源消耗,增加绿色能源比重。按我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承诺,将在2030年将煤炭消费占比降至50%左右,并非是要降低能源消费总量。

刘世锦建议,应重点推进两个创新。首先是技术创新,大规模系统性换技术。现有一些绿色技术已相当成熟,如光伏发电成本已经低于传统燃煤发电,今后几年还有可能较大幅度下降。这些绿色技术为“减碳”从做减法到做加法和乘法创造了条件。其次是制度创新,首先要推动碳核算和生态核算。“减碳的前提是把账算清楚,这件事情很重要,很紧迫,迄今仍然是一大短板,但是目前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刘世锦说。

四是后续限电政策的“三个不变”和“两个变化”。往后看,专家预计未来政策运行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变”和“两个变化”。

1)“能耗双控”政策执行决心不变,政府完成年内“能耗双控”目标决心较为坚决,政策弹性不大。今年是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的第一年,而能耗双控正是“双碳”工作的重要抓手,完成“双控”意义重大。10月9日召开的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特别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经济自身转型升级的要求”“要科学有序推进实现“双碳”目标,必须付出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

2)民生用能将得到优先保障,政府将坚持“压非保民”政策,严格保障民生用能,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特别要求,纠正部分地方“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优先保障群众温暖安全过冬。

3)对高耗能行业的限制不会放松。9月29日,发改委回应能源保供问题时强调,要有效控制不合理能源需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不合理用能需求,推动主要耗煤行业节煤限煤。10月8日,国常会指出,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有鉴于此,预计诸如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两高”行业未来仍将面临能源管控措施。

4)原材料与能源价格涨势未竭,预计限电限产引致的原材料供应下降将加剧现阶段的供需失衡,原材料与能源价格将继续上涨,进而进一步挤压公用事业和中下游制造业的盈利空间,并对相关行业的生产形成抑制。

5)年内经济大概率将面临一定冲击,预计“双限双控”将拖累下半年经济增长。华泰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认为,多省针对上游行业的强制减产,使得焦化、PVC、水泥等开工率明显下滑,工业生产减速将直接拖累GDP。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测算后指出,“能耗双控”政策对全年GDP增速的负面影响约为0.3-0.6个百分点。有鉴于此,有分析认为,政府基于“稳增长”诉求,后续宏观政策有望结构性宽松。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家
文章:556 人气:558
作家介绍
手机扫码访问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