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财经分析】多元化退市机制威力显现 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提速

新华财经|2024年03月28日
阅读量:

随着新规的持续推进,A股多元化退市局面开始逐步形成,或将逐渐由过去的财务类退市为主过渡到交易类、财务类、规范类和重大违法类等多元退市指标并行。

新华财经北京3月28日电(记者闫鹏)年报披露的高峰期尚未到来,A股退市的消息就已频频。近日,昔日“鞋王”贵人鸟官宣退市引发关注,事实上年内已有9只股票锁定或已完成摘牌退市。

分析认为,随着退市新规的持续推进,A股交易类、重大违法类等多元化退市案例逐渐增多,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正在加速。在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下,预计今年退市数量将进一步增多。

昔日“鞋王”贵人鸟将退市

上周,*ST新海ST贵人和*ST博天相继公告公司股票被终止上市。

3月26日,在收到深交所股票终止上市决定后,*ST新海正式进入退市整理期。*ST新海在2月5日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被认定在2014年至2019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6年间虚增销售收入37亿元、利润总额5.4亿元,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这也是今年首个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案例。

在经历破产重组、变更主业后,曾经中国鞋业界领军企业——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贵人”)最终也难逃退市结局,即将于3月29日迎来终止上市暨摘牌日。由于触及交易类退市条件,ST贵人股票已从3月8日起停牌,股价停留在0.67元/股。

根据ST贵人3月22日公告,因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需要指出的是,截至目前,ST贵人尚存在控股股东及董事增持计划未完成、实控人控制企业未向公司返还大额款项等事项。

上交所在监管工作函中表示,请ST贵人及时做好相关主体未按期履约的应对和救济预案,不得“一退了之”,切实维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如发现公司或相关义务主体存在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本所将予以严肃处理。

实际上,今年以来A股退市公司数量维持高位。据新华财经统计,年内已有9只股票锁定退市或已完成摘牌退市,分别是*ST新海、*ST博天、ST贵人ST星源、*ST华仪、*ST柏龙、*ST泛海、*ST爱迪、ST鸿达。其中,*ST新海、*ST博天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其余均属于交易类强制退市。

在财经评论员郭施亮看来,触及交易类退市的公司全部是ST和*ST股票,意味着这些公司本身存在基本面问题,或者处于扭亏无望的状态。在基本面无法改善的背景下,股价的反应往往是最真实的,股票跌破每股面值,也是来自市场自身的选择。

多元化退市机制威力显现

2020年12月3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退市新规落地。新规完善了交易类、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四类强制退市指标,同时对既有退市规则体系进行“瘦身”,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环节,并优化退市整理期,简化了退市流程。

证监会在今年1月19日发布会上披露,退市改革以来,已有104家公司强制退市,是改革之前10年的近3倍。国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夏昌盛表示,随着新规的持续推进,A股多元化退市局面开始逐步形成,或将逐渐由过去的财务类退市为主过渡到交易类、财务类、规范类和重大违法类等多元退市指标并行。

数据显示,2023年,A股上市公司共退市45家。其中,交易类退市数量增长至18家,与2020年至2022年三年交易类退市数量总和基本持平;重大违法类退市数量也从2022年的1家增长至2023年的4家。

夏昌盛认为,强制退市标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与纽交所、纳斯达克等成熟证券交易市场的退市标准相比,A股在公司治理与持续运营指标的优化上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如可从股东投票权保护、审计委员会管理、关联方审查监督等角度制定更为严格的强制退市标准。

在夏昌盛看来,在未来判断上市公司退市风险过程中除关注传统的财务类指标外,还可同时重点关注治理类相关指标,企业的质押比例、涉诉次数、担保证券市值占比越高,未来面临的退市风险越大。同时,有股权激励的企业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营业收入,降低财务类退市风险。

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系统阐释了下一阶段资本市场的监管理念。吴清说,现在,很多方面呼吁要加大退市力度,我们将付诸行动。一方面,设置更加严格的强制退市标准,做到应退尽退。另一方面,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进一步拓宽多元退出渠道,也鼓励推动一些公司主动退市。“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下一步都要加大力度。”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