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贷占比大降 银行玩转票据“魔方”
核心提示: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增速开始慢于短期贷款,同时票据融资开始大规模扩张。分析人士认为,中长期贷款的占比减少算是一种回归。虽然整体信贷需求下降,但是为了完成央行逐月下达的信贷指标,银行被迫只能从票据下手,通过贴现来提升贷款的总量。
银行信贷结构从年初开始悄然生变。一直以来银行新增信贷的中流砥柱——中长期贷款的增速开始慢于短期贷款,同时票据融资开始大规模扩张。4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535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0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26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407亿元。
“实体贷款需求不足”和“短期贷款票据融资盛行”正在成为一枚货币的两面,困扰着银行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尤其是近期票据融资数量的激增,更导致票据贴现利率出现急剧下行。
专业人士表示,前几个月信贷虽然总量不少,但效果不好,核心因素在于过多的短期贷款和票据填充规模,而产业链较长、资金带动作用较大的中长期贷款占比则一直保持低位,“这也许与房地产投资低迷和国家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有关”。
该人士表示,“中长期贷款的占比减少算是一种回归。2009年和2010年因为经济刺激政策,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的长期贷款比较多。而今年这方面贷款已恢复常态了。”
虽然整体信贷需求下降,但是为了完成央行逐月下达的信贷指标,银行被迫只能从票据下手,通过贴现来提升贷款的总量。“此外,今年以来,银行存款流失严重,在抑制银行信贷投放能力的同时,银行通过票据融资来吸收保证金存款的动力很强。”该人士称,票据融资带来的高比例保证金,已经成为新的存款替代品。
贷款短期化苗头初现
根据日前央行公布的数据,今年以来,不论是居民部门还是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量都在减少。特别是1-4月企业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增加量同比减少了8103亿元,反映在贷款结构上,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下降。
一家股份制银行山西分行的经理宋航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自去年下半年开始,该行总行就要求他们压缩中长期贷款的占比,尤其是对地方平台类贷款,监管机构此前已经有过多次分类检查,整体把控异常严格,今年初更是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提出了“降旧控新”的原则。
“今年一季度以来,我行中长期贷款的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不少。”宋航称,中长期贷款多为项目贷款,这些项目绝大多数是地方融资平台项目、房地产开发贷款等。因此,在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下,最近一年,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投放大大减少,即使是存量贷款也需要反复。“以我们分行来说,4月份贷款是311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还不到9亿元。”
不少银行业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银行的贷款头寸相对还是比较宽松,但是有效需求不足,因为不少企业的终端需求减少了。目前商业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是6.56%,很多制造企业的利润率达不到这个水平。“一季度以来,我们新增的贷款需求明显减少很多,很多企业的存量贷款都在减少,企业对市场信心不足,有一些钱就先还贷款了,不再考虑新的投资经营。”
交通银行总行授信管理部卢迪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在观望,“中长期贷款还是要看投向,行业的限制比较多,而房地产、制造、出口等受宏观经济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出口导向型的企业,目前不少商业银行是退出的。”
房地产贷款方面,虽然房企能够承受的贷款资金价格与其他行业相比仍较高,房地产行业目前的需求也还比较旺盛,但银行对于房地产的抵押控制得还是很严。今年以来,在信贷额度有限的情况下,银行对于客户的选择更加挑剔,一般资质的房企都不再选择了。大型房企一方面风险相对低,另一方面能够承受的贷款利率还是比较高的,因而成为开发贷的主要获得者。
卢迪说,今年以来中长期贷款规模继续下滑,充分显示出在当前经济滑落的过程中,企业投资意愿低迷,中长期贷款需求不旺,整个经济体对资金的需求也主要限于用以资金周转的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
除了宏观经济中与固定资产投资相联系的中长期贷款减少,分析人士认为,上半年住房按揭贷款明显放慢也是中长期信贷减少的原因之一。
今年上半年,虽然银行还在做按揭贷款,但是楼市调控带来了买房者的观望,这使得整个住房按揭贷款明显慢下来了。“按揭贷款一般都是较长期限的贷款,这类贷款规模下降也使得银行中长期贷款规模缩小了。”他称。
此外,在某股份制银行人士看来,“一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大规模发行,存款理财化导致资金在存款和理财产品之间大规模流动,严重冲击了存款的稳定性,这也是造成贷款短期化的一个原因”。
不过近期,在经济数据低迷和高层稳增长的表态下,投资及消费刺激政策频出,从家电、汽车再下乡到发改委快速扩大审批项目数量,这似乎让各方对中长期贷款再度增长充满期待。
招商证券分析师罗毅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预计2012年下半年信贷结构将获改善,中长期贷款占比将稳步回升。在2012年信贷总量目标维持稳定前提下,银行贷款议价能力并不会像2009年一样快速回落,2012年下半年项目提前审批开工、引导新增信贷流向重大投资项目,既有利于带动相关行业的需求回升,也有利于改善银行新增信贷结构,稳定银行的资产质量环境。
【责任编辑:李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