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池疑现庞氏魅影 理财品系统风险暗伏
核心提示:资金池模式正是规模庞大的理财产品的主流运作模式。某信托公司业务骨干称,银行往往把不同质的资产放入同一个资金池内,造成各笔理财资金风险、期限、收益无法匹配。其次,银行甚至可能将不同的资产池转移、合并。最严重的问题是,有些银行甚至会把不良资产打包进资金池,用理财资金的投资收益来弥补信贷资产的亏损。
资金池疑变“黑箱子”
据普益财富统计,2012年1月-9月,商业银行在境内共发行个人银行理财产品22912款。而2011年全年境内个人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24041款,今年发行数量超过去年已无悬念。从投资期限来看,前三个季度产品期限主要集中于1-3个月期限,该类期限产品市场占比达55.87%,和2011年相比增加21.70%。资金池模式正是上述规模庞大的理财产品的主流运作模式。
中国证券报记者随机查阅了某大型国有银行正在募集的6款人民币理财产品。这6款产品的投资期限从35天到360天不等,年化预期收益率在3%到4%之间。这些理财产品说明书显示,其投资方向都是债券、存款等高流动性资产,包括债权融资类信托计划在内的债权类资产、结构化证券投资优先级信托在内的权益类资产以及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或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等在内的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四大类。这些理财产品的权益类投资比例均为零,其他三类在10%-90%之间。再翻看该行一年前的理财说明书,内容也大体一致,几乎可以完全照搬给现在的理财产品。
“这就是典型的资金池模式,募集到的理财资金组成一个个资金池子。资金池对接的资产范围非常广泛,不断有资金流入和流出。”某信托公司业务骨干称。
该人士透露,银行往往把不同质的资产放入同一个资金池内,造成各笔理财资金风险、期限、收益无法匹配。例如前文所述理财产品,投资对象包括结构化证券投资优先级信托、银行承兑汇票和债券、货币市场基金、存款等,但这些资产的信用等级明显不同,收益也相差很大。
其次,银行甚至可能将不同的资产池转移、合并。最严重的问题是,有些银行甚至会把不良资产打包进资金池,用理财资金的投资收益来弥补信贷资产的亏损。
“对我们而言,银行的资金池就是一个‘黑箱子’,没人知道里面放了什么。”某基金公司产品总监认为。
“监管部门召集部分信托高管举行会议,暂停信托开展资金池业务,新产品可能不再获批,存量业务继续运行”的说法,近日在业内流传。上海某信托公司业务骨干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其所在信托公司尚未接到类似通知。他猜测是资金池业务量比较大的信托公司遭到了“窗口指导”,但他认为此举对资金池业务影响有限。“银行不通过信托公司,而通过券商或自己搞资金池业务风险就会小吗?”
业内人士表示,除信托公司之外,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也在发展理财产品业务,资金池模式是这类业务的主流运作模式。然而,这其中暗藏“庞式骗局”风险,部分理财产品的资金池可能演变成金融市场“堰塞湖”,监管部门应对资金池业务保持高度警惕,严防发生系统性风险。
【责任编辑: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