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德州市常务副市长张传忠:信用建设“护航”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07月25日13:38分类:信用观点

核心提示:2016年,山东省德州市被批准成为全国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了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破解当前实体经济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德州市探索发挥政府“黄金信用”,对一批重点企业实施“护航、远航、启航”的差异化培植计划,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金精准投向培植目标企业。新华社记者近日就城市信用建设情况采访了德州市常务副市长张传忠。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记者叶婧)2016年,山东省德州市被批准成为全国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了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破解当前实体经济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问题,给深陷“风险圈”“担保链”的企业“破圈断链”,德州市探索发挥政府“黄金信用”,对一批重点企业实施“护航、远航、启航”的差异化培植计划,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金精准投向培植目标企业。新华社记者近日就城市信用建设情况采访了德州市常务副市长张传忠

德州市常务副市长张传忠

德州市常务副市长张传忠

记者:德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如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城市发展有何意义?

张传忠:中共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都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要求。国务院及国办先后出台八个专项文件,部际联合签署奖惩合作备忘录21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这关系到我市经济的长远发展,对推进我市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德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建全组织保障。德州市于2015年底成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并在市发改委设立信用管理科,负责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实施。

二是制定规范性指导文件。我市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名义正式印发了《德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德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同时编制印发《2017年德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为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目标、明确路径、提供指导。

三是开通“信用德州”门户网站。2015年底,德州市开通“信用德州”门户网站,并于2016年8月份和2017年6月份进行升级完善。该网站为政府机关、企业、个人提供了信用政策学习、信用信息查询和监督一体化平台,目前累计访问量近60万人次。

四是全面开展“双公示”工作。2016年3月,我市印发《德州市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实施方案》,开发完成“德州市公用信息报送系统”,在市、县两级政府及部门官网、信用德州官网开设“双公示”专栏,向国家、省级信用平台推送有效行政公示信息30万余条,得到省联席会议通报表扬。

五是扎实推进平台建设。2016年底完成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项目招标,于今年5月份完成平台搭建,各单位可根据业务需求定制查询事项,共享信用信息。这为落实国家部际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提高政务决策水平提供了平台载体和重要参考。

六是顺利推进基础信息归集。德州市政府逐一走访26个共建单位,针对每个单位的网络和信息化水平确定信息归集方式。目前,已打通工商、人社、民政、公安等主要信源单位数据传输通道,累计归集数据近500万条,为进一步完善全市自然人、法人、非企业法人信用档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是全国城市信用指数稳定良好。积极与国家信用监测机构沟通,深入详细研究影响我市信用状况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今年以来,我市城市信用综合指数在全国261个参评地级市中稳定处于前30位。

八是营造良好的信用建设氛围。在《德州日报》《德州晚报》开设信用建设宣传专栏,开通“信用德州”微信公众号,定期刊发信用建设宣传文章,提高守信典型和失信案例的曝光力度,提高全民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德州市开展信用体系示范建设第三方评估会议

德州市开展信用体系示范建设第三方评估会议

记者:德州为何选取了“破解融资难”作为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张传忠:当前,融资难已成为实体经济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企业抵质押物普遍不足的现状下,增信手段匮乏是融资难、融资贵的症结所在。

以德州市为例,原有的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融资渠道单一、实力较弱、融资能力不强、市场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国有资源、资本、资产、资金等生产要素总体使用效率低,市场化、资本化运作水平低。

在此背景下,包括德州市在内的多个地方都曾出现企业为解决融资难题,相互担保,以至于深陷“风险圈”“担保链”,不仅企业大量利润用于偿还利息,而且一旦某家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就可能拖累其他担保企业。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下更大的气力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投向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

记者:为给深陷“风险圈”“担保链”的企业“破圈断链”,德州市做了哪些有益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传忠:德州市出台的“三航”计划发挥政府“黄金信用”作用,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金投向培植目标企业。针对不同阶段的企业,由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担保公司等综合开展资金过桥、贷款担保、股权投资、风险补偿等服务,积极助推优质企业发展。同时,有序开展“破圈断链”,努力化解不良贷款,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具体而言,通过设立风险补偿资金,建立银行、担保、保险机构支持培植企业风险分担机制;通过设立各类引导基金,引导上级政府基金、金融机构资金、社会资金投向培植企业;通过设立续贷过桥资金,为企业贷款提供“过桥”服务;通过设立贴息贴租资金,为企业转型升级项目贷款贴息,为仪器设备融资租赁补贴租金;通过设立奖励补助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对接资本市场。

由于“三航”计划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采取了差异化、精准培植措施,在支持企业稳健、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初步形成了政府平台保值增值、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实体经济提振的“三赢”局面。

一是不仅保证了企业生存,更帮助了企业实现健康长远发展。以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为例,2016年,一笔2亿多元的订单对方先期只支付10%定金,由于没有充足资金购买原材料,这家企业最后不得不放弃了这个订单,对企业来说损失的不单是销售收入,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用足用好“黄金信用”,有助于政府平台保值增值,为经济发展“壮实体去虚火”。“三航”计划解决了以往金融支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增信工具不足及无的放矢等问题,确保将资金用在刀刃上。

据统计,目前德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稳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22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56家,形成了装备制造、绿色化工、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17年,力争新增信贷投放260亿元以上,制造业贷款占比35%以上,3家企业上市,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336家以上企业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应急转贷机制、过桥基金、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实现全覆盖。

三是增强了金融机构服务企业的信心,优化了德州金融生态环境。德州多家金融机构负责人都说,“三航”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意见,有利于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健康金融生态,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实体经济、实体企业的氛围。

作为给“三航”计划政策工具具体运作机构之一,德州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已累计为德州市企业提供过桥、担保等服务76次,有力助推了德州实体经济发展。

德州宁津县开展“诚信宁津”进校园活动推进诚信文化教育

德州宁津县开展“诚信宁津”进校园活动推进诚信文化教育

记者:德州在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是否还存在一些困难或问题,对全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有何建议?

张传忠:一是公共信用信息归集难度大,信息标准化不统一。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是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身份证为主线,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信息进行串联整合,完整的刻画出主体信用画像。但我们在归集共享过程中发现,仍然有些部门按照自身的业务需要,建立非开放的信息库、数据库,且数据所属权限多为省、国家所有,导致出现了不愿共享、不能共享等问题。

另一方面,国家信用信息平台归集的信用信息标准尚未明确,对信息归集的范围、数据要项、归集格式等没有做出界定,在此背景下给信用信息的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带来了挑战。我们建议,从顶层设计出发,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数据标准,打通国家部委间信息共享的通道,为全国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是信用立法滞后,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在信用信息征集、联合奖惩应用和第三方征信机构进行信用信息开发时,缺乏足够的法律支撑。国家层面多以合作备忘录形式进行指导,细化落实过程中遇到了依据不明确甚至无法可依的困境。建议进一步加快信用法规建设,尽快健全完善信用法律体系。

三是信用修复制度亟需完善。在现有备忘录框架下实施的联合惩戒,对惩戒对象的界定不够明确,甚至存在“一刀切”进行处罚的情况,建议探索分级管理制度,根据失信程度区别处理。

记者:按照要求,示范创建城市要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未来,德州在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还将做哪些工作?

张传忠: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目前,基础平台建设已初步完成,为进一步规范信用信息查询和联合应用,下一步将出台《德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德州市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指导意见》和《德州市关于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全面规范、推进信用应用。

二是积极推行信用应用。从政务诚信建设入手,在全市行政审批、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政策性资金安排等领域,引入信用记录,开展联合奖惩。

三是启动市级重点领域和县市区信用示范创建工作。在政务管理、财源建设、工程建设、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低保审查等重点领域探索建设3-4个信用应用示范工程,选择2-3个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县级信用示范创建工作,总结经验、以点带面。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安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