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做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者

浦东时报2018年11月20日17:34分类:地方动态

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近期对全区16家大型超市、卖场开展了一次专项彻查,对食品违法行为立案查处了7起。

一次检查,就让问题尽数暴露,这在以往是做不到的,完全归功于浦东对市场监管体制的改革。随着监管力量下沉,业务部门之间打通壁垒,如今的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已经可以做到“一次检查”“一份表格”“全项彻查”。

对此,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如今来自政府监管的抽查次数要比以往少了许多,企业减负不少。抽查次数虽然少了,监管力度实际上并未减弱,只是前移了。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区已培训60余家超市卖场的80多名负责人,针对食品安全、产品追溯、经营许可等多方面开展业务指导和交流。

此外,抽查结束后,执法人员还将根据抽查结果对大卖场进行企业信用评估,并将评估情况纳入“浦东新区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在各部门间信息共享,进行信用联合惩戒。未来,信用合格企业,将获得各类工商事务许可上的诸多便利。

新区对市场监管体制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正是浦东着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缩影,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力度更是可见一斑。

把市场放得更活

企业的难点就是改革的重点,企业需要更加宽松、便利的准入环境,以激发市场活力。浦东市场监管局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强化简政放权。

今年,浦东市场监管局在简政放权方面放出了三大新招:试点取消许可审查中的发证检验环节、对信用良好企业新发证实行“告知承诺”、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一企一证”改革复制拓展到食品相关产品领域等,诚信企业生产许可证申请进入“快车道”。(下转2版) (上接1版)

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顺利取得全国首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一企一证”证书便是最好案例。今年3月,自贸区率先试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改革前,公司申请三大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从网上申请、实地核查、产品检验到最终发证,通常需要3个月时间。改革不仅为诚信企业简化了审批流程,还取消了许可审查中的产品检验环节,使企业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工作真正进入了“快车道”。中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从申请到发证所需的时间,缩短到不到一个月时间,减少费用支出近两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成本。

“证照分离”改革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举措。今年以来,浦东新区继续着力在解决市场主体办证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下功夫。

做得好不好,市场说了算。第三方评估机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取消审批注重协同配套,改为备案注重当场办结,告知承诺注重创新方式,优化准入注重审管结合等方式,浦东改革审批方式、强化配套监管、创新优化服务,提升企业办“证”的便捷度和效率,配套衔接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等都达到了阶段性目标。“放得更活”方面,企业获得感显著提升。

下阶段,新区将进一步梳理形成国家、市、区三级企业市场准入审批事项的全覆盖改革清单,建立清单管理制度,结合浦东新区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动态评估、分类施策、滚动优化。尤其以“两高”(与浦东新区经济发展关联度较高、企业关注度较高)为原则进一步梳理出重点改革事项,突出告知承诺方式,加大改革力度。

靠信用管得更严

通过简政放权,企业准入和经营门槛不断降低。而有序健康的市场环境,还得放管结合,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日前,浦东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的“六个双”闭环监管机制基本成型并成功上线。“六个双”即“双告知、双反馈、双跟踪”的许可办理机制和“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的监管协同机制。仍以市场监管为例,科经委先将全区约30万家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初步信用评估后推送至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为各部门实现分类监管和重点检查提供重要依据。随后,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在“双随机”“双评估”环节中,根据2016年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企业信用评估结果,对中等风险以上单位提高抽查比例,全年监管户次从16%提高至64%。

这个综合监管平台,俨然将成为浦东线上大管家。目前,该平台已实现对浦东新区21个监管部门的全覆盖,并在76个行业(领域)推广应用。平台将集中各类政府部门的审批、监管、执法信息,选取5个维度24个指标项,对浦东新区30万家企业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画像。尤其是针对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建筑工程等13个重点领域的严重失信行为,制定准入性限制、优惠性限制等7大类惩戒措施,形成覆盖24个部门的联动惩戒机制。

信用状态一目了然,“一次填报,多次推送”的政务云效率和“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云监管理念,让“企业很难钻检查空子”。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建华说,“事中事后监管的方法就是市场主体自律为主的诚信监管、部门协同为支撑的动态监管、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分类监管和监管平台为依托的精准监管,形成合力。”

“管不住,就难以放开。”张建华说。

用单窗服务更好

市委书记李强要求,在“放管服”改革上,该放的权要放得更彻底、更到位,把经济管理权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把社会管理权放到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该管的要管得更科学、更到位、更高效,以事中事后监管为原则,事前审批为特例;服务要更精准、更贴心,政府公务员要强化服务意识,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如今,在浦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来办证的人络绎不绝,但现场井然有序。

想开家酒类销售店的李先生,原本以为程序繁琐,经过现场查询“网上政务大厅”才知道,可以全程网上办理,“没想到这么方便。”

“方便”源于浦东新区的“互联网+政务”建设,推出全网通办、单窗通办等方式优化服务。浦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蒋红军介绍,企业市场准入“全网通办”,已在新区全面启动,104项企业准入区权事项全部实现“全网通办、一次办成”,74项实现“网上全程办理”。

对于需要多个部门审批,尤其是关联度比较高的事项,政务大厅今年11月6日起实行“综合受理、分类审批、一口发证”的“单窗通办”新型政务服务模式,即不管事项应该是哪个部门的,一个窗口受理之后,都实行后台分类审批,最后一个窗口发证。

即便如此,办事过程中难免还是会遇到问题。浦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新设的19号服务专窗——“大家来找茬”应运而生。不论是民众还是企业,有任何建议、问题,都可以直接向该窗口反映。

反映的问题能解决吗?什么时候能有回复?这是民众最关心的。“如果问题不复杂,不需要多部门联合,隔天就能解决。”蒋红军说,“如果问题复杂,特别是涉及法律法规的,我们还要跟其他部门研究一下。”

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已建立问题处置机制,设专人专岗依托浦东新区现有平台进行汇总、分析。蒋红军表示,设立“找茬”窗口,是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将以群众的满意度为评判标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浦东时报 浦东电视台 东方财经联合报道组 )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朱思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