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甲醇贸易情况
1、甲醇国内贸易
目前,国产甲醇几乎全部面向国内市场,出口很少。国内甲醇生产装置比较分散,主要分布在蒙、陕、豫、晋等内陆地区或交通不便的西部地区和海南省,而甲醇消费中心相对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这些地区也是我国甲醛、二甲醚、醋酸、MTBE等下游产品生产的集中地。此外,甲醇燃料目前主要集中在山西、上海、新疆、陕西、四川、甘肃、内蒙古等地进行研发推广。
甲醇行业的生产及消费地区分布情况,决定了当前甲醇国内贸易总体上呈现由西向东流动的态势,交通运输一般也以陆路(火车或汽车)长途运输为主。从目前情况来看,甲醇运输单向流动的局面还要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甲醇运输要求使用专用槽车,运输工具空载返回的现象较多,造成运力浪费,使铁路运输的紧张程度进一步加剧。此外,这种长距离运输降低了供货稳定性和灵活性,不能及时根据顾客需求进行调整,也使得甲醇运输成本大幅上升。由于运输成本在甲醇价格中占有较大比重(15%-30%),因此其变化会对甲醇价格产生明显影响。
2、甲醇进出口
我国是甲醇的消费大国,2001-2007年,随着国内甲醇产能与产量的快速增长,甲醇进口量逐渐减少,出口量逐渐增加,进口依存度明显降低,2007年我国甲醇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均达到阶段性低位,出口量明显增加。但2008年以来,甲醇进口量开始迅速增长,尤其是2009年和2010年,我国甲醇年进口量维持在500万吨以上,而出口量不足2万吨,进口依存度升至20%以上。
近年甲醇进出口量及进口依存度
年份 |
进口量(万吨) |
出口量(万吨) |
进口依存度(%) |
2001 |
152.1 |
0.96 |
42.26 |
2002 |
179.9 |
0.09 |
46.02 |
2003 |
140.2 |
5.08 |
31.13 |
2004 |
135.9 |
3.3 |
23.13 |
2005 |
136 |
5.4 |
19.60 |
2006 |
112.7 |
19 |
11.16 |
2007 |
84.5 |
56.3 |
2.71 |
2008 |
143.4 |
36.76 |
8.76 |
2009 |
528.79 |
1.38 |
31.96 |
2010 |
518.9 |
1.24 |
24.73 |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数据
我国甲醇主要进口来源国有伊朗、沙特、新西兰、马来西亚、巴林、印尼、智利等,其中2010年进口量居前五名的国家分别为伊朗(215.34万吨,占比41.5%)、沙特(73.94万吨,占比14.25%)、阿曼(67.92万吨,占比13.09%)、卡塔尔(43.80万吨,占比8.44%)、马来西亚(20.39万吨,占比3.93%)。
2008-2010年各海关甲醇进口统计表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
海关名称 |
进口量 (万吨) |
所占比例 |
海关名称 |
进口量 (万吨) |
所占比例 |
海关名称 |
进口量(万吨) |
所占比例 |
南京海关 |
78.9 |
55.0% |
南京海关 |
315.2 |
59.6% |
南京海关 |
291.95 |
56.3% |
广州海关 |
29.7 |
20.7% |
广州海关 |
69.9 |
13.2% |
广州海关 |
85.90 |
16.6% |
拱北海关 |
9.8 |
6.9% |
宁波海关 |
34.6 |
6.5% |
宁波 海关 |
37.50 |
7.2% |
黄埔海关 |
8.5 |
5.9% |
青岛海关 |
29.8 |
5.6% |
黄埔海关 |
37.44 |
7.2% |
宁波海关 |
5.2 |
3.6% |
黄埔海关 |
28.4 |
5.4% |
厦门海关 |
28.98 |
5.6% |
杭州海关 |
4.0 |
2.8% |
厦门海关 |
21.2 |
4.0% |
杭州海关 |
9.33 |
1.8% |
厦门海关 |
3.3 |
2.3% |
拱北海关 |
15.4 |
2.9% |
拱北海关 |
8.96 |
1.7% |
深圳海关 |
2.0 |
1.4% |
杭州海关 |
4.7 |
0.9% |
南宁海关 |
8.02 |
1.5% |
其他 |
2.0 |
1.4% |
其他 |
9.6 |
1.9% |
其它 |
10.87 |
2.1% |
总计 |
143.4 |
100.0% |
总计 |
528.8 |
100.0% |
总计 |
519.0 |
100% |
数据来源:《2010金银岛甲醇年报》
[责任编辑: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