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 > 现货 > 勿夸大环保对煤价的利空影响

勿夸大环保对煤价的利空影响

中国证券报2014年07月16日08:34分类:现货

核心提示:引发雾霾的原因很多,大量的能源消费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雾霾多发的主要原因,有效治理雾霾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煤炭消费的限制和替代。

2013年初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普遍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大气污染防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发雾霾的原因很多,大量的能源消费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雾霾多发的主要原因,有效治理雾霾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煤炭消费的限制和替代。

一直以来,煤炭作为相对能够自给的、较为低廉的能源品种,是中国能源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满足了中国近66%的一次能源需求和78%的电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煤炭产能不可避免地快速扩张。经过“黄金十年”,2012年煤炭行业开始出现产能过剩。一些专家估计,2013年全国煤炭产能约为46.3亿吨,总产能过剩约为5亿吨,而相关研究则认为总产能过剩更大些,接近10亿吨。

伴随着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是价格快速下调和行业效益的整体下滑。毫无疑问,煤炭价格的下降是导致行业本轮净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以秦皇岛动力煤平仓价为例:2003年到2012年之间,全国煤炭产量从18.35亿吨上涨到35.16亿吨,涨幅为91.62%,而价格从250元/吨左右上涨到850元/吨左右,涨幅约为240%。2011年到2013年,产量从35.16亿吨上涨到36.80亿吨,上涨幅度为4.66%,而价格则从850元/吨左右下降到580元/吨左右,下降幅度约为31.76%。

同时,雾霾治理将使我国的煤炭消费峰值提前出现。研究表明,中国煤炭消费峰值可能在2020年出现,消费峰值为42亿吨。当然,这个估计是基于许多假定基础上,包括政府治理雾霾的动力和决心、清洁能源发展速度(尤其是核电)、能源价格改革的进度、碳税碳交易的实施等,尤其是煤制油和煤制气的发展。

当前煤炭行业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增长放缓和雾霾治理使得国内煤炭需求增速放缓,而产能和进口的急剧增长使得煤炭供过于求,煤价下跌。对产煤大省的地方政府来说,首先应该对煤炭产能有客观判断,通过淘汰落后、剩余产能,平衡煤炭整体供需水平。保证煤炭企业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稳定价格是目前政府和煤炭企业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政府应该清理煤炭相关收费。根据统计,目前煤炭行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政府性基金高达几十种,煤炭流通阶段的成本远远超过开采生产成本。近年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也曾多次发文清理涉煤收费基金,然而效果不佳。笔者认为,降低煤炭行业收费,一方面有利于减少煤炭企业的经营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应对即将出台的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

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希望通过限制煤炭进口来对抗国内市场行情的低迷,其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比较困难。首先,“北出南进”一直是我国煤炭进出口基本格局,即使我国还是煤炭净出口国时就是如此,这是由运输成本和资源条件约束所决定的。其次,对于宏观经济而言,进口煤炭有许多好处,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进口煤炭可以保护国内煤炭资源,有助于能源安全和将更多的煤炭红利留与子孙。进口煤炭可以是稳定国内煤炭市场和价格的一股力量,对弥补国内煤炭供需缺口具有一定的意义,限制煤炭进口将不利于煤炭价格稳定和长期供需平衡。进口煤炭有利于提高国内煤炭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促进煤炭市场化。

而从煤炭企业角度而言,还应努力降低自身成本,提高管理和生产的效率。由于环境和安全标准的提高,国内煤炭企业的煤炭开采成本不断上升。作为地下开采业,煤炭行业成本构成比较复杂,人工成本占据较大比重,辅助费用较高,成本水平受地质条件、工作布置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煤企应该通过提高员工积极性、技术进步、成本管理等手段提高运营效率,降低原煤成本,提高自身竞争力。

对于煤炭来说,实现煤炭清洁化利用是今后的必由之路。传统煤炭利用方式存在效率低下、污染物治理技术落后等问题,需要逐步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得到解决。地方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提高煤炭开采、加工、储存运输、转化和利用过程中的洁净煤技术水平和运用,通过煤炭清洁化利用,提高煤炭消费质量,缓解煤炭产业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雾霾治理背景下,煤炭产量大规模扩张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但就此认为煤炭价格将持续疲弱,是把问题简单化。首先,能源品种是可替代的,因此价格是联动的。如果石油价格涨到每桶200美元,煤炭价格也会大幅上涨。其次,我国的煤炭产能非常集中(山西和内蒙占全国煤炭产量接近53%),而且地方政府对煤炭企业影响力很大。如果地方政府要稳定价格,借鉴OPEC通过石油生产配额控制供给的方法,对煤炭进行“去产能”和联合定价,按照目前对市场的占有率,并不是不能做到。

新华都商学院教授 林伯强

[责任编辑:郭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