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李新民 北京报道
“市场销售供不应求,公司业绩连续提升。”这是当前中国最大的风机制造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状况的真实写照。可作为企业掌门人,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却高兴不起来。他在接受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担心“抢装潮”过后或将出现“大萧条”。
眼下风电市场的异动明显受到了国家发改委此前释放的风电调价信号的影响。据了解,发改委在调价草案中拟定“新电价适用于2015年6月30日以后并网的风电项目”,众多开发商争相赶在“6.30”大限之前抢上项目。业内人士担忧,风电“抢装潮”过后必将迎来一个“低潮期”。建设市场的大起大落,这对风电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将带来沉重打击。站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角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喊话发改委:我国风电价格调整时机尚未成熟。
发改委释放调价信号 风电市场出现“抢装潮”
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组织国内几家大型风电企业和地方物价管理部门召开风电电价调整征求意见的研讨会。该研讨会被认为是对此前酝酿已久的风电上网电价下调政策的一次推进。今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将“适时调整风电上网电价”作为2014年主要任务之一。
有知情人士透露,在此次研讨会上,发改委价格司“初步设定”的风电上网电价调整幅度是,风电标杆电价原先0.61元/千瓦时的地区每度下降2分钱,其他区域每度下调4分钱。并拟定调整后的新电价适用于2015年6月30日以后并网的风电项目。
由于上述发改委征求意见草案中拟定了新电价的2015年“6·30”时间大限,这使得众多开发商加大风电项目的开发力度,大家都争着要赶在“6·30”大限之前抢上项目。风电市场现“抢装潮”,并拉动整个产业链价格异动。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由于短期内的市场需求剧增,风电产业链相关产品价格快速上扬。以风电叶片为例,因国内叶片制造的原材料多数需要进口,国外厂商趁机涨价,原材料价格平均上涨幅度已达到15%,叶片供应商要求2015年价格将再上涨10-15%。同时,风电塔筒也从9月中旬开始出现价格上扬,塔筒价格最高已接近800元/吨。
“实际上,此调价方案只是一份草案,此次研讨会也是第一次征集意见,而调价正式出台的时间、新的风电上网电价执行时间都尚未最后确定。”金风科技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但是,发改委调价信号的释放,不仅带来风电行业抢装潮,而且对风电产业链带来较大影响。”
据了解,“抢装潮”不仅带来供应链市场的价格波动,还引发业界对风电设备质量的忧虑。中国最大的风机制造商——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国内最大的风电部件生产商——山东龙马重科董事长樊宪国等,在接受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均对此表示担忧。樊宪国说:“'抢装潮’引发风电产业链供不应求。一些开发商为了尽快上项目,甚至开始向一些小厂商采购设备,这为风电产业埋下安全隐患。”
风电经不起政策折腾 “抢装潮”后或现“大萧条”
“电价政策作为最重要的激励手段,在风电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说,发改委此次风电调价信号带来的不只是风电“抢装潮”以及业界对风电设备质量的担忧,还将对整个风电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秦海岩认为,长期以来,影响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并网难。而此次集中大规模的风电“抢装潮”势必造成短期内并网项目的剧增,对下一步风电并网带来更大压力,进而进一步加重弃风现象的出现。
据了解,扩大风电等可再生新能源的消费比重,被认为是消除雾霾、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选择。国家能源局为此规划了十二条大气污染防治通道,以扩大风电消纳,缓解弃风难题。但是,远水难解近渴,目前规划中的输送通道刚刚启动,预计2016年后才将陆续投入运行。同时,各省220千伏电网的制约越来越严重,目前造成限电的瓶颈已经转移到省内地区电网主变和线路容量严重不足等环节。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年均风电并网能力在1600-1800万千瓦,已安装的9000多万风电项目中尚有1000万千瓦项目未能并网。当前如果出现大批量的项目建设赶进度,会造成大量机组抢在2015年6月前并网,大大超出实际的并网能力,未来弃风限电现象会再次出现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