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商品互换业务顺利上线

期货日报2018年12月20日09:53分类:交易所

12月19日,大商所上线商品互换业务,标志着我国期货交易所正式开始在商品场外衍生品市场发挥金融基础设施作用,为金融机构、实体企业的商品场外衍生品业务提供交易登记和结算等综合服务。来自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及产业界的代表出席了上线仪式。

大商所党委书记、理事长李正强致辞时表示,开展商品互换业务,是大商所多年来持续推进多元开放战略转型、推动完善衍生品市场体系的重要成果。从国际经验来看,互换是除了期货和期权之外的全球三大衍生工具之一,是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核心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过去较长一段时间,我国期货市场的工具和层次较为单一,只有期货,没有期权和互换,场内市场较为发达、场外市场发育迟缓。2015年年初,大商所提出“以豆粕期权上市、铁矿石期货国际化、场外市场建设等重点工作为抓手,从单一、封闭的商品期货交易所向多元、开放的综合性衍生品交易所转型”的发展战略。经过多年努力,2017年3月31日上市国内首个商品期权——豆粕期权,填补了国内商品期权的空白;2018年5月4日实施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业务,实现国内首个原有期货品种国际化。

近年来,大商所按照“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增强信用、防范风险”的思路和原则,积极探索场外市场建设的方式方法。随着商品互换业务上线,大商所初步建立起既有期货和期权、又有互换的多元化衍生工具产品体系,初步建立起既有场内、又有场外的多层次衍生品市场框架,初步建立起既有国内、又有国外的开放型衍生品市场架构,标志着大商所多元开放战略转型的实现,标志着我国期货交易所正式开始为场外市场业务提供规则制度、平台支持和交易登记结算服务。

李正强表示,推出商品互换业务,是大商所积极践行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的重要探索。长期以来,我国期货市场发展面临一个深刻的矛盾,那就是作为一个合约规则高度标准化的市场,如何更好地满足产业企业的个性化风险管理需求。近年来,大商所先后推出仓单串换、仓单服务商、场外期权、“保险+期货”、基差贸易等场外业务试点,以更好地满足产业企业风险管理需求。2017年,大商所联合浦发银行、永安资本、浙江特产石化开展商品互换业务试点,为产业企业管理商品价格风险开辟了新的路径。目前,大商所在场外综合业务平台正式推出商品互换业务,初步构建起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互联互通的新机制、新通道,标志着大商所服务实体经济的工具和方法、深度和广度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同时表示,推出商品互换业务,是大商所积极践行共建共赢发展理念、与市场各方共谋发展的重要举措。经过近30年探索和逐步发展壮大,我国期货市场越来越离不开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各类机构的共同参与,同时,期货市场发展也将为各类机构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出商品互换业务,是大商所持续推动各类机构整合资源、深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又一项重要业务创新,对于期货市场和金融机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商品互换业务得到了市场各方的积极响应,4家银行获得了综合业务指定存管银行资格,银行、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公司等26家金融机构获得了商品互换交易商资格,为商品互换业务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李正强最后表示,大商所将充分发挥金融市场重要基础设施的功能和作用,扎实做好制度供给、技术供给和服务供给,努力为交易双方提供公平、安全、高效的服务和保障。与市场各方一道,按照“巩固、充实、提升”的工作方针,加快推进新品种新工具建设,大力整合商品互换、仓单串换、基差贸易等场外市场业务,稳步扩大市场对外开放,全面建设多元开放、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希望更多的金融机构和产业企业有序参与、充分利用新平台新工具,更好地发挥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张晓轩在上线仪式上表示,在市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期货市场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品种创新步伐加快,规则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对外开放成绩斐然。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进步,各相关机构积极参与建设,为场外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贡献力量。

据介绍,以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为例,截至今年10月,共有54家风险管理公司开展场外衍生品交易,累计参与交易客户数2646户,其中产业客户1472户,占比45.93%,商品类场外期权、互换及远期累计名义本金分别达到6951亿元、451亿元、2.74亿元,月末未了结名义本金分别为624亿元、75亿元、14亿元。其中,风险管理公司在逐步探索商品类互换业务,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商品互换累计新增名义本金分别为23亿元、147亿元和310亿元。

张晓轩表示,大商所上线商品互换业务,为风险管理公司及优质的实体企业参与商品场外互换市场提供了统一平台,通过引入更多优质、专业的交易对手方,为风险管理公司参与场外互换交易增加了流动性。同时,互换交易商和交易所代理双边清算机制,也针对交易对手方信用风险及交易协商成本等问题,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长江期货董事长谭显荣表示,大商所推出的商品互换业务作为重要的场外线性衍生工具,将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提供重要补充。商品互换业务将是落实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重要创新举措,一是创新业务种类,丰富大类资产配置工具;二是创新业务模式,统一衍生品的定价与风险计量标准;三是创新业务协同,促进银行、券商、期货公司及风险管理公司业务协同发展。就风险管理公司而言,大商所设立的以“交易商为核心”的互换业务模式,将为风险管理公司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便利。风险管理公司将能通过差异化、多样化的业务设计、产品设计,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刘信义在上线仪式上表示,大商所商品互换业务上线,是以满足实体产业的个性化风险管理需要、解决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痛点为出发点,持续探索场外市场服务产业客户新模式,进一步发挥期货交易所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作用的重要举措,为银期合作服务实体经济探索出了新方向和新路径。

上线仪式上,李正强和大商所总经理王凤海、副总经理朱丽红分别为浦发银行、交通银行等4家存管银行和兴业银行、永安资本、银河证券等26家交易商授牌,民生银行与金瑞资本、新湖瑞丰等5家作为交易商的风险管理公司交换了商品互换业务交易意向书。(姚宜兵)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韩延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