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兼听阁 > 期货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期货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世界》2012年10月号 ]

人民币期货在港交所推出,有助于促进人民币形成更加权威、更加市场化的国际价格,同时,又大大减小了丧失人民币定价权的风险。

胡俞越/文

继2006年8月28日CME推出全球首个人民币期货合约之后,香港交易所于2012年9月17日正式推出自己的人民币期货合约。

港交所的人民币期货推出伊始并不活跃,而且从合约规模和制度设计等方面看同之前CME的合约相差也不大,只是在保证金规模上要小得多。但是,由于两张合约推出时的背景和推出主体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港交所此次推出人民币期货合约意义非同一般。

人民币自2006年以来的小幅快速升值已经表明,人民币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已经大幅提高,随之而来的汇率风险也呈现出日益加大的趋势。也就是说,当前的国际市场对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产生了更大的需求。

在人民币期货推出过程中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功不可没。2012年,李小加在期货业务方面实现了三大创举:与金砖国家合作建立交易所联盟互推股指期货合约,斥资13.88亿英镑收购LME,以及推出人民币期货合约。李小加的“期货创新三板斧”不仅增强了港交所的自身实力,更使中国在全球衍生品市场乃至大宗商品市场中的地位获得了很大提升。

更重要的是,香港长期以来一直是亚洲金融中心,又是新兴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随着中国逐步融入世界市场体系,香港作为中国大陆联系国际市场的跳板作用已经开始减弱。

当前,香港将自身定位为人民币的离岸中心,港交所在此背景下顺势推出人民币期货,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自身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更会倒逼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加速,从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首先,人民币期货在港交所推出,可以让人民币离岸避险中心从美国芝加哥转移到中国香港。这一方面有助于促进人民币形成更加权威、更加市场化的国际价格,同时,又大大减小了丧失人民币定价权的风险。

其次,资本外逃的压力将迫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长期以来,国内市场就对人民币汇率有着巨大的避险需求和投资需求,各式各样的合理但不合法的地下炒汇行为屡禁不止。此时,香港推出人民币期货,无疑会吸引大量内资通过各种渠道“外逃”到香港。在资本外逃的压力下,当前的利率管制和外汇管制势必要加快改革。

日前,一行三会已经发布了《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及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逐步实现;稳步推进外汇市场建设,丰富外汇市场产品,完善外汇市场交易机制,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参与外汇市场,继续推进外汇市场对外开放;适时推出利率、外汇期货期权产品等金融衍生品等。

2005年“7.21汇改”和2010年“6.19二次汇改”以来,汇率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目前,我们应该加快研究并推出各类与人民币有关的利率和外汇期货、期权,从而与香港形成“内外交错、里应外合”的货币市场格局,推动人民币向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方向更进一步。

而上海则可以借助人民币衍生产品的推出,进一步提升自身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与新加坡、香港和东京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相邻时区内形成错位竞争,从而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期货市场风险很大,但没有期货,风险更大,尤其在处于被动时更是如此。因此,我国应尽快推出属于自己的利率期货和汇率期货,从而增强我国金融业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作者系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美国何去何从
不确定的政治经济政策导致美国实体经济发展的萎缩和对追加新投资的观望。


发展离岸银行业务难在哪
当前发展离岸银行业务,关键是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放宽市场准入。


如何促进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金
发展中国家的灵活就业人员一般游离于本国的养老基金缴费体系外。


QE3如何影响中国
目前,中国承受输入型通胀压力的空间较此前有所提高。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