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合作:没有难题 只有机遇
——专访英国公使衔参赞、英国国际贸易部金融与专业服务总监崔凯楠
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问题,英国作为脱碳领域的领先者以及较早开展绿色金融的西方国家,近几年持续不断地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
今年7月,英国颁布了绿色金融战略,并指出,金融服务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将发挥比任何其他行业更大的作用。
在北京正在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英国以“创新,打造绿色未来”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涵盖清洁能源、绿色金融和未来城市等领域,展现英国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可持续性发展的优势。
英国在发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可以给中国提供哪些经验?未来双方还有哪些合作空间?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专访了英国公使衔参赞、英国国际贸易部金融与专业服务总监崔凯楠(Kunal Khatri)。
绿色金融是英政府优先事项
今年7月初,英国新修订的《气候变化法案》生效,正式确立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使清洁增长成为现代工业战略的核心,英国由此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以法律形式确立这一目标的国家。
“英国是脱碳领域的领先者。虽然在过去30年中经济增长了2/3,但碳排放量减少了40%以上,使英国成为七国集团(G7)中表现最强的国家。”崔凯楠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伦敦在绿色金融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英国在2012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绿色投资银行,主要投资与节能环保相关的“绿色”项目,其主要目的是探索盈利和环保的双赢,给私人资本起到示范作用;伦敦证券交易所拥有全面的绿色融资服务,吸引了逾95只绿色债券上市,价值260亿美元;在为绿色金融交易提供法律和会计等相关专业服务方面,英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英国工业战略的一部分,绿色金融是英国政府的国内优先事项,以支持雄心勃勃的清洁增长战略的实施,并推动经济增长。崔凯楠表示,“我们致力于支持英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商业化发展。政府在制定标准、催化新产品和刺激绿色投资需求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但从长远看,绿色金融市场的成功将取决于市场参与者出于自身的商业利益而选择绿色化。”
“目前私营部门已经在英国占据了主动权。例如,汇丰将绿色金融作为战略重点,在制定绿色贷款政策、改善组织结构、完善绿色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样,伦敦证交所将绿色债券披露准则纳入其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准则,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识别和关注此类产品。”崔凯楠说。
推动“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
近年来,绿色金融也逐渐成为中英双边合作的重要领域,获得了中英高层经济财金对话的积极支持。
崔凯楠告诉记者,在第九次和第十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EFD)中,中英双方重申,两国在绿色金融融资、产品创新和思想领导力方面互认对方是主要的合作伙伴。双方欢迎并支持英国国际气候基金(UK PACT)中国绿色金融项目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开展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工作。成立于2018年的中英绿色金融中心(UK-China Green Finance Centre)获得了两国政府的正式认可。它将以2016年启动的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UK-China Green Finance Taskforce)的工作为基础,致力于扩展双方合作领域,包括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改进和协调标准、开发新产品以及使“一带一路”更加绿色化。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单位GDP能耗、原木消耗和CO2排放水平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以上,金融机构在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服务和产品时也要意识到相关项目对当地环境和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实现绿色发展迫在眉睫。
去年11月,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与伦敦金融城在伦敦公布了《绿色投资原则》的文本。《绿色投资原则》在现有责任投资倡议的基础上,力求将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议题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提升项目投资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水平,推动“一带一路”投资的绿色化,在满足沿线基础设施发展的巨大需求的同时,有效支持环境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
崔凯楠表示,作为海外基础设施项目的主要出资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海外绿色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这些项目的质量和相应的环境影响各不相同,尚未与绿色金融或全球气候政策目标相一致。在确保这些项目符合国际公认的环境标准方面,绿色金融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崔凯楠告诉记者,英国欢迎启动《绿色投资原则》,这是一项有助于基础设施和其他投资绿色化的重要倡议。在第十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中英两国同意加强这些原则的有力执行和治理,并支持签署方共同分享他们的知识,共同提升沿着“一带一路”进行绿色、低碳以及适应气候变化投资的雄心。英方愿与中方共同分享经验,共同合作,实现建设可持续“一带一路”的宏伟目标。“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发展对实现《巴黎协定》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至关重要。“我们欢迎中国迄今所做的努力,包括通过绿色投资原则所作的努力,并希望在未来看到更大的雄心,例如将煤炭从绿色债券标准中移除”。
对于中英两国在合作过程遇到的最大难题,崔凯楠认为,在中英两国经济合作中并没有看到难题,而是充满机遇。
“在第十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中英重申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高度重视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同意深化战略经济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和深化金融链接,并承诺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努力,积极促进平等和多样性,创造一个繁荣的社会。”崔凯楠说。
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应进一步规范化和国际化
在过去几年间,中国在构建国内绿色金融体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建立了全国性绿色标准,引入了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强化了环境信息披露要求,开展了地方绿色金融试点。
在中国推进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绿色债券是影响范围大、具有示范性的金融产品,旨在为能够解决气候变化的项目融资,可以由政府、银行、市政机构或企业发行。
崔凯楠表示,绿色债券为新项目和现有项目筹集资金,这些项目能够带来环境效益和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与普通债券相比,绿色债券可以解决长期绿色项目融资期限不匹配的问题,而后者又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要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就需要在绿色和低碳技术、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前所未有的投资。作为一种金融产品,绿色债券对于提供我们所需的资本流动至关重要”。
2018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额突破300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二,符合国际绿色债券定义的债券占比逐渐提升。8月2日,中国债券信息网发布的《中国绿色债券市场2019上半年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发行人共计发行绿色债券1439亿元(约合218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发行总量中有49%符合国际绿色债券定义。全球范围内,符合国际定义的绿色债券发行总额在今年上半年达到了117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8%。
崔凯楠认为,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但仍有更多工作需要做,应把重点放在精简国内准则上,并使之与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相结合。“中国希望通过严格的审查、披露和处罚规定,完善监管机制,确保债券真正‘绿色’。这是向前迈出的重要和可喜的一步。”
此外,崔凯楠表示,中国的绿色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将对全球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但在许多领域,中英还可以共同努力,克服障碍和挑战。“目前,我们已经在努力提高政府和金融部门的绿色金融能力,以弥补在认识、培训和知识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在地方层面”。
崔凯楠坦言,在中国绿色投资仍然只占总投资的一小部分。“我们需要转变态度,确保绿色金融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权宜之计,更应该是商业上的当务之急。我们需要开展更多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我们需要加强对中国金融领域应对气候风险紧迫性的认识和教育,使之成为一项战略性和金融任务。”
“此外,中国绿色金融的政策和利益相关者格局是复杂的,绿色金融标准各不相同,相互竞争。中国的绿色金融标准与国际公认的标准也存在差距,这为扩大中国与国际市场之间的绿色资本流动制造了障碍。我们正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进一步规范化和国际化。”崔凯楠表示。(李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