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山矿区的绿色“复苏”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9月11日14:31分类:国内案例

新华财经银川9月10日电(记者赵倩、马丽娟)10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迎来“宁夏日”开放活动。展区以雄浑贺兰山、九曲黄河、沙湖湿地为设计基底,一片辟出的绿地中枸杞、葡萄等宁夏特色农作物旺盛生长,微缩版“塞上江南”的秀丽画卷在游客面前徐徐展开。

宁夏三面环沙,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得益于贺兰山的庇护,宁夏平原才能免受腾格里沙漠的侵蚀,黄河安然滋养着良田万顷,才有了今日塞北田园的美丽富足。因此,贺兰山一直是宁夏、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同时,贺兰山因富藏煤炭、硅石等资源,自20世纪50年代起便一直存在大规模的开采活动。1988年贺兰山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违规露天采矿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山体满目疮痍、伤痕累累,生态环境愈加脆弱。

“挖出来的矿坑有几十米深,随处可见堆得上百米高的渣台,整个矿区乌烟瘴气的,刮风全是黑乎乎的煤灰。”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石炭井焦煤分公司的老员工陈春宁对矿区过去的场景仍记忆犹新。

为解决贺兰山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2017年5月,宁夏正式打响了“贺兰山生态保卫战”,用一年多的时间对169处整治点全面开展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彻底关停了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煤矿、非煤矿山、洗煤储煤厂等,并实施了填埋渣坑、削坡覆土、播散草籽、恢复植被等治理工程。

近日,记者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进入宁夏贺兰山矿区,沿途已不见满载煤炭的运输车辆,天空露出了久违的蓝色。一些原本高达上百米、沟壑纵横的煤矿渣堆已被削坡降级变得平缓,并覆上二三十厘米厚的黄土,远望犹如梯田,去年播下的草籽也长出了片片绿意。

据宁夏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自新介绍,目前除了保留陵园、寺庙、景区等人类活动点外,有关部门已全面控制了保护区内的破坏活动,整治面积达4万多亩。

矿区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扩大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了12年护林员的杨晓龙惊喜地发现,从去年起,在矿区碰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岩羊的几率比以前高了不少。“尤其是清晨和傍晚,经常能碰到三三两两下山喝水的岩羊,今年夏天还看到了母羊带着小羊羔下山。”他说。

岩羊等野生动物重回家园,是贺兰山矿区生态功能正在“复苏”的生动证明。为继续巩固提升整治成果,今年5月,宁夏印发了《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工作方案》,提出利用3年时间,按照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要求,把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和外围保护地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和修复,建立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逐步恢复贺兰山自然生态本底。

如今,宁夏也以此次整治为契机,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如推动保留的煤矿和非煤矿山建成“绿色矿山”,加快将现有的老旧煤矿加工区转型成为高端碳基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等。“贺兰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增强其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王自新说。(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