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有很多金融机构迁出北京,重要的原因就是空气越来越差。现在我们比较有底气地说,北京的空气不再成为北京营商环境发展的障碍,我们预计空气质量还会稳步改进。”在2019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上,北京市副市长殷勇发表致辞并提到了上述现象。
这句简单的表述背后,正是非绿元素成为发展制约,而绿色成为经济新动力的大趋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有了最佳的现实注脚。
谈起绿色发展,总有人试图把环保、绿色与高成本、不经济画上等号。而在现实中,不少经济发达地区其实是绿水青山的受益者。作为软环境的重要部分,也作为与个体健康、生活幸福感息息相关的重要元素,“绿色”的重要性正在逐渐凸显。
实际上,就商业可持续而言,不少人担心绿色发展的中长周期之利不足以弥补当期之困,但这并非一个无解难题。除了政府政策的引导与激励、公益机构的鼓与呼,从事商业的企业家们不乏远见之辈,往往不会被当期享受的“红利”所迷惑。特别是随着温饱问题这一生存考量向高质量生活的发展考量转变,重视环保已不再是纸上谈兵。
转型期的中国正迎来这一关键时刻。
一方面,决策层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早在2005年8月,习近平就在浙江省湖州市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12年11月,党的第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之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宏伟目标;2017年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区,选择部分地区,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市场的认知也愈发成熟。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表示,对于中国绿色金融和环境意识的崛起,中国民众的收入水平是一个非常大的背景。责任投资理念和绿色理念,都是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在西方崛起的。当时,一本名为《增长的极限》的图书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逐渐意识到,如果继续这样耗费资源,到一定程度资源就没了,发展也无以为继,于是便开始呼吁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实际上,除了殷勇所观察到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对环境的重视,普通消费者们早已开始为绿色买单。雾霾天里各式各样高价且脱销的防雾霾口罩、超市里包装标签上打上“有机天然”标签的蔬菜水果、人们在外出餐饮时对一次性筷子的拒绝、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快递过度包装的警惕与反感,都是我们开始学会主动选择,积极承受绿色“溢价”。
而微小的制度设计也可能促使更多人养成更加“绿色”的偏好和习惯,让这些生活的“善意”汇聚成更大的能量。例如,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开展了“绿币”探索。在“绿色公益”这个传统意义上外部效应强但经济激励不足的领域,德清县对公民参与治水及参与公益活动情况给予相应的“绿币”及“益币”,用绿币或益币兑换贷款额度及贷款利率,由德清农商银行作为贷款人发放利率优惠(根据绿币数目享受普惠签约利率下浮3%至30%)、便利性强、获得性高的创新型信用道德积分贷款,从“五水共治”“清禾公益”志愿者群体中寻找典范,给予一定额度的免息。江苏扬州推出“互联网+垃圾分类”数据平台,通过将垃圾分类积分与市民卡绑定,居民刷市民卡再分类投放垃圾即可获得积分,而积分可以在“再生资源兑换超市”中兑换生活用品。
当今,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那些看起来更廉价的选择,往往隐藏着更高的代价;而经济条件的改善与环保压力对生活的直观影响,正在为理念的落地提供更坚实的基础。自上而下的政策重视与自下而上的市场化探索正在汇聚成新的合力——人们并非总选择廉价的一方,为绿色买单正成为一种新的实惠、新的时尚。(马梅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