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王文:碳中和之路要科学制定的减排阶段性目标和计划

新华财经北京9月27日电(记者韩婕)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按下“快进键”。从规模看,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已位居世界前列,但考虑到目前国际间绿色低碳经济的资金流向、技术专利、绿色贸易等领域竞争激烈,中国要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绿色金融发展之路依旧任重道远。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在“2021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上接受新华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要走好自身的碳中和特色之路,科学制定自身的减排阶段性目标和计划。

中国特色“双碳”之路要科学制定自身的阶段性目标和计划

王文表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之间仅隔30年,远低于发达国家60年左右的时间,面临着“不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同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降低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发展中国家特殊的矛盾和需求。因此,中国的特色化绿色金融应当服务于中国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金融需求。

在王文看来,走好中国的碳中和之路,一方面,中国要对外讲好碳中和故事,在碳中和目标提出一周年来,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政策、产业、金融的绿色升级转型,展现了强大的行动力和执行力,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榜样和标杆。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国应对外积极宣传自身在绿色经济发展上的国际贡献。

另一方面,中国要走好自身的碳中和特色之路,不为欧美发达国家的标准和要求所胁迫,科学制定自身的减排阶段性目标和计划,解决发展中国家特色减排的矛盾。不断加强绿色创新,提高绿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绿色贸易竞争格局中站稳脚跟。

同时王文表示,走好中国碳中和之路还要从国际合作方面出发,大力发挥绿色金融的优势作用,推动面向国际的绿色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引入更大规模、更低成本的国际绿色资金进入中国支持绿色产业,并推动国内绿色企业走出去,以加强“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和产业合作。

绿色金融市场迎历史性机遇

王文告诉记者,在碳中和目标下,未来绿色经济的潜力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绿色经济带来的巨大融资需求,将会给绿色金融市场带来历史性的巨大发展机遇,推动一系列绿色金融领域的工具创新、产品创新、业务创新、服务创新,带动金融领域人才需求;其次,绿色经济将会推动企业开展绿色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并扩大绿色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进而改变国际贸易格局;最后,绿色经济将成为国际合作的新导向,且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碳中和目标下的国际技术和生产合作将独立于其他国际竞争领域。

据多家市场机构初步测算,中国实现“双碳”战略所需投资大约在150万亿到300万亿元。对此,王文表示,这意味着未来中国每年将在“双碳”领域平均投资3.75万亿至7.5万亿元,大约相当于全年投资的10%左右。

在此基础上,王文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未来绿色经济转型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第一,开展双碳目标下的政策设计转型,应推动各级政府尽快制定碳排放达峰规划,指导社会各界有序开展绿色低碳减排工作。第二,开展双碳目标下的行业生产转型,企业作为碳减排工作的主力,尤其是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应积极探索绿色高效的减排路径。第三,开展双碳目标下的金融绿色转型,绿色金融应重视发展机遇并更好地服务于绿色经济的实体建设与发展,推动金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不断令资金更顺利地流向绿色发展企业和项目。

王文表示,绿色金融需要重视碳达峰、碳中和两项长远目标的长期需求,不能单纯为了短期内降低碳排放量而提高长期内的隐含风险,例如短期简单切断对高排放企业的贷款融资,将大幅提升系统性风险。

“考虑到碳中和是一个长远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规划,应当按照阶段性目标循序渐进,不盲目发展绿色产业,确保高排放产业在长期内有序退出、有序转型。建议应开发更多的符合碳中和目标的绿色金融转型工具,例如向高污染、高排放企业提供专项的长期转型资金,帮助其按照金融机构指定和规定的路径开展绿色转型;向减排企业提供与碳排放量和减排量挂钩的金融工具,阶段性评价双碳目标下的企业碳减排进度并调整融资成本和利率。”

需多方发力促绿色经济转型

谈及围绕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我国应该如何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王文表示,首先,政府应提供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作用,不仅要加强绿色发展的政策创新和改革升级,更要通过政府绿色投资起到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的市场资金进入绿色产业发展之中,同时还要加强环境监管并不断完善绿色激励约束机制。

其次,企业应当积极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历史机遇,中国提出双碳目标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重大决定,关系到中国未来数十年内的社会经济变革。企业在绿色发展顶层目标下,应当积极开展生产方式、融资方式、经营模式的绿色升级,例如高排放与工业企业升级工业流程,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并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且应积极投入全国碳排放市场交易体系中。

最后,社会公众需不断加强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采用更清洁、更环保、更低碳的绿色生活方式,通过加强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绿色消费,不断带动绿色生产和绿色产品供给,推动绿色城市的建设。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吴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