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论坛】大咖齐聚热议绿色金融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 闫鹏)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为议题的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分论坛在20日晚间举行。与会嘉宾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需要在绿色金融共同分类标准方面达成一致,这是全球开展合作的重要基础。

“中国正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中国发展绿色金融初期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为污染防治、节能改造等项目筹措资金。随着环境问题逐步得到缓解,气候变化成为下一段时期需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与此同时,绿色金融体系要求将气候和环境风险纳入金融决策。“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具有实际经济影响,直接影响银行的贷款组合。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也会导致保险公司的保险索赔增加。”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Martin Raiser说。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曾给出一组数据,为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全球每年需投资1.6万亿-3.8万亿美元,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业务都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碳交易市场构建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也将给予新能源新的拓展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之中,保险业的作用十分独特。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席肖远企表示,与其他金融业态不同,保险能够直接缓释和对冲气候风险,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物理和转型冲击。同时,保险的风险调节功能也可以实现市场主体之间的成本重新配置,引导企业个体与政府调整战略目标,持续节能减排和“双碳”目标相契合,减缓气候风险的冲击,熨平经济波动。保险期间较长的期限结构和多元的投资目标还能为绿色产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因此能在绿色金融共同分类标准方面达成一致至关重要。

英国商业、能源产业策略部(BEIS)国际气候融资、伙伴关系和能力司副司长Jenny McInnes表示,在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上,中英双方需要提高其可比性、一致性和可靠性,以便更好地做出金融投资决定。

法国巴黎银行集团(中国)副董事长Bruno Weill透露,中欧将会在今年年底发布绿色金融共同标准。而该标准的发布,会让中国企业更容易地发行绿色债券,特别是在离岸市场发行,同时也可以让离岸企业在中国进行在岸绿色债券投资。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刘润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