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观察 > 正文

新华财经2021年终报道丨头部发力“新兵”入场 新能源汽车2022年趋势几何?

新华财经|2022年01月13日
阅读量:

专家认为,中国新能源车成功经验和昭示的发展方向值得重视,2022年产业将呈现四大趋势:产销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电动化路线更加明确;基于产业链优势和技术创新,自主品牌势头不减;头部效应显现,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车企竞争高端化

新华财经北京1月13日电(记者 李唐宁 胡洁菲 何丰伦 )工信部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汽车工业发展情况。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出口表现突出,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

专家认为,中国新能源车成功经验和昭示的发展方向值得重视,2022年产业将呈现四大趋势:产销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电动化路线更加明确;基于产业链优势和技术创新,自主品牌势头不减;头部效应显现,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车企竞争高端化,发力“走出去”。

产销再创新高 长期坚定看好

“2021年销量实现快速‘井喷’,背后蕴藏的中国新能源车成功经验和昭示的发展方向值得高度重视。”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接受新华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正从三方面向纵深发展。一是车型实现对燃油车型的“全覆盖”;二是正在实现技术领域的深层突破;三是中国正在加快建设新能源车标准体系。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部长王耀预判,全球汽车电动化已突破临界点,进入陡峭增长期。“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由过去的以政策驱动为主转向了市场驱动。”王耀对新华财经记者表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电动化仍是未来5-10年主流技术路线,新能源汽车中长期销量高速增长确定性更强,刚需依然巨大,中长期内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不可逆转。

中咨公司正高级工程师韩雅娟在接受新华财经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预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会再创新高。分地区来看,2021年8月份开始欧洲(含欧盟、英国和EFTA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首度超过20%,8、9、10三个月市场渗透率分别为21%、23%、23%,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快速增长势头。美国已经提出了在2030年达成电动车占美国汽车总销量40%至50%的目标。“根据以上趋势,结合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判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持续增长,成为未来汽车消费市场中的中坚力量。”她说。

自主品牌一枝独秀 势头不减

工信部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品牌新能源乘用车销售247.6万辆,同比增长1.7倍,占新能源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4.3%。

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阎紫电在接受新华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品牌在过去几年间不断发展壮大,从不被看好到初步“立住了脚”,印证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

王耀认为,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在2021年11月已经达到了33.2%,不仅大幅高于整体市场水平,且再次刷新了其在乘用车中的市场占比。

他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有两大发展优势,第一是核心技术,包括电池技术、电驱技术、电子技术等方面,自主品牌不落人后;第二是我国拥有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全球70%的电池产能在中国,产品供应全球。从汽车消费市场看,部分自主品牌企业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跑者之一,中国消费者更青睐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80后和90后对自主品牌的认可度也非常高。

不过也应该看到,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品牌开始布局新能源市场,加之中国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自主品牌所面临的外来挑战会更大。

对此,韩雅娟坦言,从全球看,近年来多国纷纷加大新能源汽车投入力度,中国产业上下游正面临愈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国内零部件企业尤其如此。阎紫电也表示,未来一年,自主品牌会面临来自外部的更加激烈的竞争。“外资车企正在不断发力,民族品牌在技术、品牌、设计等方面都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甚至是‘鏖战’。不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趋于完善,已经确立了一定的优势,随着品牌、技术、服务等提升和品牌向上,中长期我们仍有理由看好自主品牌发展。”阎紫电说。

在此背景下,一些自主品牌车企着手打造自身的“技术护城河”,以谋求在这一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如上汽通用五菱先后参与制定新能源汽车行业标准共计117份,并直接参与了印尼新能源汽车体系标准的建设。

头部效应显现 行业集中度提升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自主品牌产业链韧性较强,市场集中度再次提升,头部效应逐渐显现。2021年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销高增量实际上是由少数车企贡献的,五菱、比亚迪等销量“一骑绝尘”,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哪吒汽车月交付量集体破万。动力电池领域,排名前四的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中航锂电装机量占总装机量的比重逾八成。

汽车产业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只有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才能在当下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重、国际间产业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下抢占行业制高点。

事实上,鼓励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改变行业“小而散”的格局并也是政策层多次强调和鼓励的。王耀认为,由于新能源汽车具有技术含量高的特点,所以资源应尽可能避免分散。“可以预见的是,新能源汽车在经过新一轮洗牌后,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最终能留下来的必将是掌握核心技术、用心造车的企业。去弱存强的趋势下,一些核心技术不强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边缘企业在优胜劣汰的法则下将面临淘汰出局。”王耀说;“我国汽车工业已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高质量的兼并重组顺应大势。”

对此,奇瑞新能源总经理鲍思语对新华财经记者表示,随着汽车成为“移动智慧终端”,车企也正在从单纯的“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并纷纷着力打造融合智慧生态,而生态厚度其实也是一种“壁垒”,后发者可能因为流量和数据的客观规律而逐渐萎缩。

韩雅娟也认为,前期新能源赛道快速扩张,大量社会资本涌入,但最终能够通过市场检验、开展技术迭代、实现持续发展的企业仍是少数。下一步宜鼓励良性的竞争,让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控制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企业脱颖而出。

竞争高端化 发力“走出去”

随着智能化程度提升,新能源车企感知、衔接、相应客户的途径正在进化,在产品端,质量安全、内饰设计、充电便捷性、人机交互体验感等方面的“比拼”也越来越重要。这一背景下,“品牌向上”和“走出去”成为了自主品牌车企的共同认知和共同诉求。可以看到,过去一年内,东风、北汽、长城、吉利、奇瑞等车企纷纷布局向上突破:或推出旗下高端旗舰车型、或另起炉灶,打造旗下全新高端品牌。

王耀认为,在汽车产业“新四化”转型的当下,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着深刻变革,这为中国品牌高端突破创造了新机遇。无论是深耕已久的吉利、长城、比亚迪,还是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亦或是极狐、岚图等脱胎于传统汽车企业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这条新赛道上都迎来向上的绝佳机会。

国内某大型车企旗下新能源高端品牌一位负责人告诉新华财经记者,在智电新赛道,中国有能力、有机会完成从汽车工业“追随者”到“引领者”身份的转变,因此高端化、全球化是必然路径。上汽通用五菱海外事业及工程中心总经理李淑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汽车的出口基本上都是销往亚非拉地区,但目前已经出口到包括美国、日本、欧洲发达国家,而且销量还在逐步扩大。“企业要抓住现在整个汽车产业转型的机会,在核心技术、品牌建设、价值主张等方面,努力缩短与全球领先品牌的差距。”李淑英说。

工信部12日数据也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201.5万辆,同比增长1倍,创历史新高。

在这一方面,鲍思语介绍,奇瑞汽车2021全年出口量接近30万台,走在业内前列。“2022年,依靠在海外建立起的品牌认知度、口碑和完善的经销商体系,奇瑞还会继续发力‘走出去’,并逐渐加大对欧美市场的布局力度。”他说。

编辑:王春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