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观察 > 正文

【财经分析】铂金价格跌至不足钯金的一半 后燃油车时代铂族金属何去何从?

新华财经|2022年09月19日
阅读量:

国际铂金价格2021年下跌近10%后,今年来再跌超6%。数据显示,到目前,铂金市场报价已回到每盎司900美元附近,远低于金价,已不足钯金价格的一半。铂金的弱势,更多受其市场供需改善的带动。

新华财经上海9月19日电(记者陈云富)12%!这是截至上周五钯金价格今年以来的累计涨幅。虽然近期有所回调,但钯金依然是今年来最“耀眼”的稀贵金属,表现远超黄金、白银、铂金等贵金属品种!

与此同时,原本更贵的铂金,其价格目前已不足钯金的一半。同为主要应用于催化剂领域的铂族金属,新能源大潮已至的环境下,铂钯后期还能否有更好的表现?

“疯狂”钯金表现抢眼

钯金,元素符号Pd,是一种白色的稀有金属,属于铂族贵金属之一,由于其在首饰及工业上的功能和用途与铂金相近,曾作为高价铂金的替代品被大众所熟知。

但近年来,受环保标准提高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钯金价格涨幅远远超过黄金、铂金等贵金属品种。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钯金价格一度大幅冲高,现货市场报价从每盎司不足1900美元迅速上涨,不到三个月内升至3100美元上方,创下历史新高。

尽管大涨后往往是大跌,但到目前,钯金市场报价依然维持在每盎司2100美元上方,年内的涨幅超过12%,成为主要贵金属品种中少有的上涨品种。

在黄金市场,今年来国际金价跌幅超过了8%,到目前,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已不足1700美元/盎司,刷新了过去12年来的新低。

“钯金今年来的大幅震荡更多还是受俄乌冲突带动。”贵金属市场分析师程伟表示,由于俄罗斯是钯金的重要供应地,欧美经济体对俄罗斯不断加码制裁,市场一度担忧钯金的供应受限制,但到目前总体上钯金市场的供应并未受明显影响。

铂金黯淡,价格不足钯金一半

作为曾因价格较高而一度被钯金替代的铂族金属之一,铂金近年来的表现却持续疲软。国际铂金价格2021年下跌近10%后,今年来再跌超6%。数据显示,到目前,铂金市场报价已回到每盎司900美元附近,远低于金价,已不足钯金价格的一半。

铂金的弱势,更多受其市场供需改善的带动,尤其是全球铂金市场近年来已持续表现出过剩的状况。今年上海铂金周期间,世界铂金投资协会发布的预测显示,2022年全球铂金恐过剩近30吨,其中二季度供应过剩了约10吨。

在世界铂金投资协会看来,铂金的下游需求分化严重,其中投资对铂金需求的影响最为显著。数据显示,二季度全球铂金ETF持有量缩减了3吨,预计全年的下降总量将达17吨,同时工业总需求也可能明显下滑,虽然汽车行业的铂金需求仍会继续增长。

“2022年市场面临的阻力相当之大,但铂金的需求仍会强劲。”在世界铂金投资协会首席执行官保罗·威尔逊(Paul Wilson)看来,汽车、首饰和工业领域的铂金市场前景依然较乐观。

一些业内人士也表示,由于钯金价格远高于铂金,在汽车、工业等领域,铂金代替钯金的趋势也可能会加速。“由于铂金发挥替代效应,预计到2024年全球铂金的供应过剩将会逆转,并在2031年前持续。”巴斯夫贵金属业务部全球高级副总裁蒂姆·英格尔(Tim Ingle)此前在上海铂金周主题论坛上表示。

新能源大潮下铂族金属何去何从?

虽然市场表现差异明显,但同为铂族类贵金属,铂钯两者也面临共同挑战。不同于黄金较强的投资属性,目前铂金、钯金的需求主要来自汽车及工业催化剂领域。两者都是汽车尾气催化剂必备原料,其中铂金主要用于柴油汽车催化剂,钯金则主要用于汽油汽车催化剂,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攻城略地”,潜在的需求下降还能否支撑起铂钯的市场表现?

蒂姆·英格尔分析,随着纯电动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加上城市化提升等因素推动,使用催化剂的汽车产量可能在2024年到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这对于铂金而言,意味着30%以上的铂金终端需求可能见顶,而钯金的这一比例则会更高。”程伟表示。

对此,英美资源集团亚太区贵金属市场拓展总经理陈卫认为,铂族金属不仅是工业生产的“维生素”,也是生活的“火锅底料”。在后期众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中,包括石化、环保、医药、储能、氢能、新材料等10个领域,铂族金属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还会不断“进化”其应用场景。

一些分析人士也表示,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铂金在氢能领域的消费正迅速崛起。据介绍,目前每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铂金消耗量是传统燃油车的3倍到5倍,随着技术进步,未来单车的铂族金属消耗量将下降,但氢燃料电池车的增长无疑还会给市场带来需求增量。

对于铂族金属,在一些专家看来,相比需求变化,供应的状况对市场的影响更大。建信期货分析,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 目前南非和俄罗斯几乎主导了铂族金属矿产市场,其中南非铂金储量占全球的九成,2021年南非和俄罗斯两地铂金矿产的产量占比也超过80%,钯金的这一比例则接近80%。包括开采成本的上升、罢工等趋势性或突发性因素未来都可能会给市场带来较大冲击。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家
文章:556 人气:558
作家介绍
手机扫码访问
传播矩阵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