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奋斗吹响支农惠农的“先锋号” ——温州乐清市支行庄小锋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11月30日14:40分类:农行浙江分行

大家叫他“小蜂哥”,“小蜜蜂”的“蜂”,一只飞在农村田间、勤勤恳恳撒播农行普惠的“蜜蜂”。他是庄小锋,乐清淡溪惠农金融服务点的一位三农客户经理,一位懂“三农”、爱“三农”、扎根在“三农”,用青春和汗水,坚举着农行支农惠农旗帜在农村高高飘扬的“好先锋”。

工作照1(<p>三农先锋温州庄小锋</p>)

三农先锋温州庄小锋

“当初支行派我到这里来,我就下过决心,一定不能辜负领导和同事的厚望,要把本份做好”。41岁的庄小锋表示,服务三农是农行的本份,更是自己的本份,这也是他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信念。扎根淡溪镇金融空白点整整三年时间,服务点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强到优,靠的是他一步一个脚印的倾心付出。至2018年7月底,庄小锋已累计发放惠农卡7532张,农贷管户户数达776户,余额1.10亿元,他也因此被评为温州分行的先进工作者、优秀客户经理、十大岗位标兵等。淡溪惠农金融服务点也因此被评为全省五星级惠农服务点。

听党指挥,毅然投身农村金融服务的“新战场”

2015年前,军人出身的庄小锋已在农行工作十多年,干过柜员、大堂经理,还到外单位挂过职,在各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直是领导眼中的“顶梁柱”,是同事心里的“万能胶”。当得知支行党委将在淡溪镇开设惠农金融服务点,还在外挂职的庄小锋,是自动请的缨,并向支行党委递送了“军令状”,承诺一定要在淡溪惠农金融服务点,闯出一片惠农新天地。

出发前壮志踌躇,但到任后的庄小锋,却遇到了职业生涯中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服务点举目无亲无故、自身又没有信贷工作经验、当地村民对农行产品基本陌生,甚至走村入户营销业务时,有村民认为他“鬼鬼祟祟”。对此囧境,庄小锋自然没有沮丧,更不会退缩,而是迅速进入角色、越挫越勇。

客户少、村民认知度低,庄小锋就从产品做起。他到岗半年,仅通过电话营销,就完成了超过500万元的现金分期业务量,绩惊全行。但他还是嫌不够,他认为,“核心业务还是关键,等客上门的方式行不通,不能单单靠贴海报、发传单,村民的认可度是要用心去争取的”。期间,他帮村民干过农活、接送过村民子女上下学、在敬老院里包过饺子、在姓氏宗祠里做过公益、为村庄妇女上过理财课,凡是能拉近与村民距离的事宜,他都不吝辛劳。于是,他也就迅速成了周边村民称赞的“小蜂哥”,农行惠农金融服务点也成了“百花园”,知名度一下子得到提高。

没有信贷经历、业务操作不熟练,庄小锋就从头学起。处理第一笔农贷时,他来回四五趟,去农户家信贷调查、补充签字,电话打了无数个,用了整整7个工作日才顺利发放了贷款。但他不屈不挠,吸取教训后,就一页页翻文件、一个个打电话问,虽然开头一波三折,但业务上手迅速加快,不到半年就已经成为全行的“快枪手”。受理上报一笔农贷业务,两三个小时就轻松搞定,乃至资料齐全的话,他一天可以受理上报四五笔。在他的推动下,淡溪镇有12个村成立了金融自治村,三年内累计发放农户贷款2000多笔,日均发放贷款笔数达3笔。

一说到这里,他总有些激动,反复得表示是网点负责人和同事手把手把他带出来的,他靠的是“用勤补拙”。

敢打硬仗,与同业贴身展开农村客群的“争夺战”

现在谈起淡溪的农贷户,庄小锋如数家珍,但在三年前,局面却完全不是这个样子。淡溪镇一直是农商行一家独大的优势区域。庄小峰说,这是他的心病,也是他经常辗转反侧、睡不好觉的原因。

村民林建听在较远山头承包了一个养鸡场,颇受市场欢迎,但一直受限于资金问题。林建听也曾去同业打听过贷款事项,但工作人员看他衣着寒酸,再一听农场遥远,就一口回绝了他。他一路打听找到了庄小锋,庄小锋二话不说,立马开车绕山路40分钟,到了林建听的鸡场。一番详尽调查后,庄小锋结合林建听的生产经营情况,当即给予受理,并只用了三个工作日,就成功发放了一笔20万元的农户贷款。林建听用这笔贷款扩大了养殖规模、增添了新设备,还在庄小锋的建议下,采取了立体养殖方式,将肉鸡排泄物转化为肥料,种植无公害猕猴桃等水果,实现生态循环农业。林建听的儿子在庄小锋的指点下,也开始利用微信平台做起网上销售。林建听说,庄小锋的到来不仅为林家带来了金融扶持,还改变他们一家子的经营生产,经济效益翻倍提升。

“农户想扩大生产不容易,作为三农客户经理,能帮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帮到位”,这是庄小锋的口头禅,也是他用心支农惠农的真实写照。

养殖户陈坦也是庄小锋的“铁杆粉丝”,在农行农户贷款的支持下,他在扩大自家包头鱼养殖规模的同时,还承包了池塘边一处荒地,办起农家乐,赚得了可观的收入。“农行的普惠贷款,利率又底、速度又快,服务有庄小峰这么好,太值得信赖”,陈坦坦言,打那以后,庄小峰就成了他家的“金融顾问”,就连子女娶亲、买房买车等家事也常常与庄小锋商量。

“客户是庄小峰一个个用心做过来的,他也因此在当地树立了起了强劲的口碑,在口口相传之下,不少同业的优质农村客户也都主动与他热络起来,于是整个市场局面一下子打开。”挂靠网点负责人吴恭才非常肯定庄小锋的拼劲、韧劲。为了更好的提高服务,庄小锋向支行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和意见:农贷一页纸的政策解读,是庄小锋向支行提议的;让农户只跑一趟,通过二维码自助缴存,解决农户来回跑网点各类缴费问题,是庄小锋向业务部门建议的;在村的交通路口,树立农行普惠政策宣讲广告牌,也是庄小锋最先开展的;考虑到农村里不少村民不会操作手机银行,他甚至自己录制了短视频,一步一步详细解说操作流程,发给客户,让他们一学就会。

在业务突飞猛进的同时,庄小锋也非常注重信用风险的防控,他把先期的贷款户都发展成了自己的信息员。“农户贷款必须要坚持上级行要求的‘三真三实’,惠农服务点是一个‘桥头堡’,要想堡垒持久稳固,农贷根基必须要扎实,放对人、放对地方很关键。我们现在的‘惠农e贷’特别好,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明显,风控也更加完善”。在经验介绍中,庄小锋一直强调三农普惠政策和产品“接地气”,才能让他有所作为。至2018年7月底,其辖下的农贷规模已超过1亿元,而不良贷款户数仅4户,总金额仅18万元,不良率仅为0.16%。

作风优良,敬业奉献成就支农惠农的“先锋者”

“责任心强、执行力强,什么事情交到他手中一定能办成。”这是乐清支行三农业务部负责人张海峰对庄小锋的评价。

淡溪镇总面积有85平方公里,该镇西北部全是山区,进村都要走盘山公路,最远的行政村至惠农服务点,行车至少30分钟。这些年,庄小锋几乎每天都要花半天时间,在各村里做信贷上门调查,每天行车累计80公里是保底数。

三年来,庄小锋忙碌的身影不是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做宣传、调查,就是在网点内整理资料,常常一忙完抬头才发现,外面已经是夜幕低垂。“这几年忙得几乎是‘抛弃妻子’的状态。”他的笑中有心酸也有无奈,有时加班得晚了,他回家时连“滴滴”都打不到,只好走上半个多小时快到虹桥镇上,才找到一辆公共自行车骑回家。

同事张乐州被调去淡溪网点时,庄小锋已经在那儿“单打独斗”了近半年。“跟他搭档以后,大家都说我进步好多。”张乐州笑道,看着他那么拼,她也会想着更加努力。有时候两人加班录资料,她累得腰酸背疼,一看庄小锋,他仿佛扎在了座位上一般,专注地忙碌着。“他总是带头先干,还很照顾我。”张乐州说,庄小锋一个人的业务量占了网点三分之二以上。

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庄小锋的母亲在散步时被一辆摩托车撞倒。当时,他正在淡溪惠农金融服务点加班。接到家人的电话后,他心急如焚地往医院赶。但是空旷的马路上,一辆车都打不到,他只能干着急。今年6月,庄小锋的父亲不慎摔伤,当时正是贷款发放最繁忙的时候。一边是等着治疗的父亲,一边是急着用钱的客户,庄小锋挣扎纠结了一阵后,还是决定留下来处理贷款发放的事情,由妹夫陪着父亲去上海医治。“这些年,我对家人的亏欠实在太多了。”说及此,他忍不住哽咽了。

“他是个很好的人,对我们很照顾。”程水娒的小面馆就开在淡溪惠农金融服务点的边上。她也是庄小锋的客户之一。去年上半年,她在庄小锋的帮助下申请了一笔贷款,开了这家小面馆。庄小锋几乎每天都会来光顾,照顾她生意。“他很忙,有时候中午一点多了才来吃午饭。”因为天天来她这儿吃面,程水娒对庄小锋的用餐时间非常熟悉。“他每天很早就到服务点了,忙起来经常拖到下午才吃午饭,有时候晚上很晚了还能看到他在忙。”她说,有时候,面还没来得及煮,就见他有急事要忙,匆匆离开了,等再回来吃,往往已经过了饭点。(王丽梅)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朴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