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千山不老兵——记台州三门县支行风险管理部清收员吴伍元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11月30日14:39分类:农行浙江分行

夜已深,月亮也显得无精打采。三门农行吴伍元办公室的灯仍然亮着,办公桌的诉讼材料已近半米,他盯着已经整理好的卷宗捋了捋思路,舒了口气,目光沉静而坚定。

工作照3(<p>清收标兵台州吴伍元</p>)

清收标兵台州吴伍元

他是一名退伍老兵,在农行风险管理清收欠款岗位已连续战斗了17年。这期间他的一丝不苟化解了许多如麻的“三角债”;这期间他的正气拒绝过无数“糖衣炮弹”;这期间他的无畏令威胁无力;这期间他踏过千山万水、想遍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这期间他面对家人有久久的内疚。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沉着坚毅的心默默坚守在在清欠一线,为农行债权顺利实现不懈努力。仅三年来的统计,他整理了200余件起诉卷宗,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

永不言败的钢铁战士

在清欠的战场上,吴伍元是一个永不言败的战士,攻下了一个个堡垒,书写了一个个清收传奇。

清收岗位作为守护银行资产的最后一道防线,往往是顶着各方压力背水一战。17年来,吴伍元凭借退伍不褪色的工作热情,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丰富的不良贷款清收经验,不但出色地完成了上级行下达考核指标,还未雨绸缪,主动出击,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2015年,浙江保罗大酒店、浙江纽拉芙服饰、浙江海州医药因经营不善面临倒闭。三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同为鲍某,财务关系复杂,稍有不慎就会极易造成不良贷款额进一步扩大。

鲍某在三门经商多年,在当地社会交际广泛,人脉深。在对其中一家公司资产实行公开招标拍卖时就遇到了许多阻挠,特别是还有来自社会上的,亲朋好友的说请。吴伍元将思绪拉回到催款过程,开始鲍某还信誓旦旦表示尽快还款,态度诚恳,后来干脆玩起了“躲猫猫”,期间还不断有朋友说情宽容时日。难道企业“丢车保帅”为其它两家公司利用非正常经营手段减少资产或增加负债在拖延时间,以此来达到不还或少还贷款的目的?这个巨大的疑问犹如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老吴的胸口,令他寝食难安。他意识到这是一场真正的搏击,要取得胜利掌握准确出击时间是关键。

吴伍元是搏击高手,八八年曾获得过武警上海市总队擒拿能手的称号,他深谙快、准之于擒拿的重要。同样,金融市场搏击的胜利也要依靠准确的分析和快速的出击。“我是军人,换了战场照样打胜仗。”他这样对自己鼓气,面对多方阻挠,吴伍元暗下决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斗争。3个月以来,他白天了解情况、搜集资料,晚上整理卷宗。他就像一根高速旋转的轴,不停的在公司、法院,法院、公司间奔跑,单单法院他就跑了不下百次,整理的诉讼材料足足垒了近半米高,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诉讼标的45处,金额5275万元。而后,吴伍元又乘势而上,与法院多次沟通,积极配合法院执行,最终得以拍卖抵押物,收回本息2886万元。

经验丰富的智慧老兵

“不良资产清收的难点,是不良资产在处置方式上,不能采取单一的法律诉讼方式,要运用多种手段,才能做好不良资产清收工作。”说起清收,吴伍元颇有心得。

2006年9月,周某以其运输船抵押方式向三门支行借款35万元,后因经营亏损,私自将抵押船只拆解出卖。三门支行获得该消息后,立即提起诉讼。但抵押物已丧失,而债务人已潜逃,又无其他资产可供处置,诉讼与执行落成一纸空文。

“不能就这么算了,一定要先把人找出来!”一股豪气自他心间油然升起。

“有一分希望,出百分努力”这是老吴十七年来一直沿用的做法,对每一笔不良贷款,他都不轻言放弃。是的,他是同事眼里的“挑夫”,哪里有重担哪里挑。俗话说“挑担的走得快”,人们只看到他昂首阔步的矫健,却不知这矫健背后究竟磨破了多少双鞋,不知肩负的压力究竟有多大?

在多方联系后,吴伍元终于将周某约到宁波一家小茶楼里见面。刚见面的沟通颇为不顺,对方摆出一副“死猪不怕滚水烫”的态度,傲慢和轻视激起了斗士的战斗激情。“不能就这么算了。”他再一次对自己下了命令,再一次开始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清欠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这股“钉钉子”精神,找准方向一锤接着一锤地敲。这次,他采用了迂回战术:拉关系、找对策、搞协调、站在对方的视角分析问题,这种务实细致的工作作风感动了对方,让他切实认为农行是真心帮自己的。周某的态度由硬转软,由逃避转配合。在周某提供一系列应收款信息后,吴伍元认定唯一可能有效的是舟山周某某欠周某的运输船尾款50万元,买卖协议上约定产权过户后半年内如未付清所欠款项,则将50万元作为船只的股权。可尾款已经拖欠三年了,船只又登记在周某某外甥郑某某名下。“这笔账能要回来吗...”周某似乎没有信心。

如果收回这笔尾款,就能挽回我行损失。厘清头绪后,吴伍元一边联系周某某说明事理,并要求其向海事法院出具承诺书,以出卖船只的债权款项对周某欠农行债务进行保证担保;一边则立即向海事法院申请对该款项进行保全;并协助周某向上海海事法院提起诉讼。经过多次搜寻后,吴伍元与法院执法人员终于在上海洋山港找到出卖船只,并进行查封、扣押,拍卖。至此,三门农行终于收回全部贷款本息,该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直面深渊的勇猛斗士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对于吴伍元来说,他日常面对的就是一个个清欠深渊--“老赖”,这是一场力与力的角逐。

社会上有句流传很广的话“欠钱的是大爷!”这句无奈的感叹精准道出了债权人内心的辛酸苦楚。讨债难,尤其是遇上老赖,自己的血汗钱恐怕是有去无回了。老赖猖獗,常年游走于灰色地带,利用法律漏洞逃避打击,肆意侵占债权人的资产,甚至形成了群体干成了职业。老赖大胆,就算吃了官司败了诉,一样可以欠人钱财赖着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吴伍元深知对付“老赖”不能光靠一片工作热心,更需要具备一定的金融理论、企业财务管理、法律制度等业务知识。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老吴深知自己的短板,他不以文化程度不高、身为老同志为由而放弃学习。相反,敬岗爱业的朴素思想,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执着和坚持,自觉地成为了他孜孜不倦学习的恒动力,他说:“老赖有许多似是而非的歪理,不学习业务知识就不能一针见血的驳倒他们。”

“三门就那么点的地方,总有人托关系,讲情面,想要我把不良贷款糊弄过去。”吴伍元说到,“但这是我的工作,没有私人情面可言。”在漫长的清收岁月中,他也碰到不少“狠角色”。在工作过程中,谩骂和恐吓是常有的事,更有甚者,在法院门口公然叫嚣:“敢诉我,我让你吴伍元没好果子吃!”那些当初拿着贷款的钱肆意挥霍的人,当资金链条断裂时,他们无所不用其极。“部分老赖之前都是县里有头有脸的人,其实就是‘纸老虎’,我不怕他们,我们有法律和公道。”说到这些,吴伍元犹如一名亮剑的侠客,是那样的无畏和坚毅。

多年来对付“老赖”,他总结了一套经验:搞好“门前清”、“打蛇打七寸”、“放水养鱼”。搞好“门前清”就是以内带外,从清收亲朋好友不良贷款入手,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从而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打蛇打七寸”就是攻其要害,借力生力,巧收不良贷款。这招适用于部分关系贷款,摊派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特别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主动去所在部门交涉,借助所在单位领导的压力督促其还清不良贷款。“放水养鱼”就是在催讨过程中发现经营项目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经营者主观是要还贷的,但确因资金周转困难形成的不良贷款。对此,老吴主动承担风险,积极向领导反应争取信贷支持,帮助其发展。三门是海水养殖大县,这招特别适合养殖项目的盘活不良贷款。

提起吴伍元,行里同事和法院工作人员都赞不绝口:“每次见到吴伍元,他都是精神饱满,行走如风的样子。”年逾半百的他,至今仍保持健身、冬泳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债务人接触时,一定要有良好的精神头,你看我肌肉现在都还在呢。”说完,吴伍元撸起袖子,开心地笑了起来。可爱的老吴,居然把锻炼也和工作紧密联系起来。(王丽梅)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来源于合作方。中国金融信息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010-88052986。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朴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