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最高峰时的4.69%到现在的1.55%,从“时点性改善”到“持续性双降”。经历了史上最严重的民间借贷危机后,温州成功实现了从“风险先发”到“率先突围”,也标志着当地金融生态秩序基本恢复,打造出区域金融风险防控和处置的“温州样本”。
这稳步向下的曲线背后所饱含着的惊险和艰难只有局中人才能体会,这之中就包括农行温州分行风险资产处置部总经理陈浩。在这场大仗、硬仗里,他是冲锋在前的一线“攻坚手”,“温州金融生态的变化,让我们从舞台的边缘走到了中心,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陈浩的办公室位于农行分行大楼14层的西北角,正是在这个不起眼的角落,他带领着团队经历着处置工作的风雨兼程,处理着一起起急如星火的不良资产案,也见证着温州金融生态的起起落落。
每一次风险资产处置像是一场救赎,每个细节都决定着成败。抽丝剥茧、去伪存真,陈浩用智慧精细化处置一件件案件,不畏强权捍卫国家资产不受损失。
化腐朽为神奇,将“僵化”的资产点石成金!陈浩被称为国有资产的“护航手”,6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78亿元,债务重组项目获得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处置项目获“总行十佳”,连续获得总行风险管理先进个人、总行特殊资产经营工作先进个人、总行“百佳清收能手”、是温州分行唯一一位连续五年考核优秀的中层干部。
清收标兵 温州陈浩
肩负责任和担当
温州作为金融异常发达的地区,银行正规金融机构和盘根错节的民间金融并轨运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金融风波一来,就会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
“部门负责不良贷款的清收和处置,从风险资产经营管理部到资产处置部到特殊资产经营部再到浙江省分行温州资产处置部,主要是多次改名,但我一直都在。”入行24年,陈浩的职业生涯的一半时间在从事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从攻坚战到大决战再到歼灭战,他所面临的风险处置的难度系数不断升高。
催讨清收、法律诉讼、贷款重组、抵质押物处理、呆账核销,这是他的日常。
“温州农行三次集中式处置不良,我都经历了。”1995年入行的陈浩是位老农行人,经过了农行的政策性剥离、股改上市资产剥离,以及温州金融风波等不良贷款集中处置阶段的历练。这三个时间点是他职业生涯的关键点,也是一名受到同行和监管部门认可的优质国有资产“护航手”的成长史。
将时间轴拉回到2011年9月,那是所有温州银行人的黑暗时刻。2011年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急剧攀升,“风险处置”成为悬在温银行机构头上的一把利剑。
重压之下,求解已刻不容缓!陈浩所掌舵的风险资产处置部首当其冲,被委重投艰。
“风险集中暴发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跟时间赛跑。”陈浩直言,那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如履薄冰,神经紧绷。他原本略显冷清的办公室变得人来人往:领导重视亲自来督办的,发现不良苗头的同事着急来“求救”的,企业经营主不满处置来讨说法的……
陈浩成了农行温州分行24小时的“不良处置热线”,手机从来不关机。“这几年我们整个部室加班是常态,因为风险处置有明确的时间表,每一笔清收都在赶进度,别说迟上一两天,迟上一个小时都来不及。”跟陈浩交谈,会发现他语速快用词简单,这也是跟“时间赛跑”留下的工作习惯,“同事笑我走路都带风,总想着快一步就能抢先成功清收。”
为了实现温州分行“率先突围”,陈浩牵头团队搭建清收处置组织体系,以“经营行为清收处置主体,支行清收处置部门落实,分行分账清收团队参与,分行资产处置部门协助,以及分行督导小组督导”的立体化模式,逐步形成了“专业团队、专门考核、专家督导”的组织架构,为全行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实施“巡回督导+持续问责”机制,强化压力传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提升清收处置队伍执行力和战斗力。
风险处置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
温州金融风波传播以后,温州部分企业主出现了让政府和银行都闻之色变的“跑路”,当地信用环境的崩塌,用各种恶意的方法进行逃废债,这对原本就困难重重的风险处置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风险处置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斗智斗勇。”陈浩说,每一笔不良都需要解开背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很多突发状况意想不到,需要即刻做出最佳选择。
2012年,东方造船厂是农行温州分行的不良客户,由于该企业涉及在建船舶抵押,通过恶意篡改船舶“出生证明”,将抵押给船舶居然被偷偷卖到了境外,并重复抵押给香港的一家金融机构,导致在确权时碰到了巨大的困难,一时间资产难以保全,情况非常危急。
“当时我们都傻眼了,轮船说跑就跑了,而且是跑到了国外,一点经验都没有。”讲起当时的情况,陈浩还是有点后怕。怎么办?当时是农行“东方专案组”牵头人的陈浩带着团队各处求教有经验的业内人士,来回在当地海事局、海事法院,以及船级社等民间组织跑,做了大量的工作。
天道酬勤,人道酬诚。陈浩获知每一条轮船都有一个条码标示,通过这个能够定位到轮船。得到这个消息的陈浩振奋,这笔资产追回有望了!但是他又担心,万一轮船待在国外不回国怎么办?其他债权人会不会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只有加快速度!怀揣着忐忑,陈浩马不停蹄,丝毫不敢放慢速度,“那时候凌晨都在路上赶路。”陈浩说,强大的信念支撑着他,甚至都不会觉得困也不觉得饿,满脑子就是要追回那条轮船。最终在瑞典的一家船舶信息网上找到了船舶的定位信息,团队派驻专员24小时死盯船舶信息系统,2013年3月1日凌晨发现三艘船分别从韩国和日本返航。
得知消息后,陈浩星夜兼程赶往港口,协同温州海事法庭周密部署扣船行动方案,根据船泊航线、进港时间,以及船上工作人员国籍等等因素,兵分两路精准狙击,利用三艘船泊进港补水的时机,分别将其扣留在宁波、嘉兴、张家港三个港口,争取到了风险处置的主动权,为农行温州分行成功收回贷款1.732亿元。
“处置的动作是由海事法院的人执行的,我们就站在船下看着,当法院的人示意我们已经成功控制,真的是很激动。”陈浩说,他永远忘不掉站在港口的那一刻。
铁面无私又温情满满
这一场金融风波由民间借贷传导而来,因此陈浩在处置时不能单纯从处置银行不良的角度去考虑,还要面临着各种非银金融机构以及地方、民间形形色色的融资。同时,个别企业主为保护私有财富对诚信的出卖,这增加了陈浩的处置难度,被不良客户、其他债权人威胁的事,都不是新鲜事。
“你们不准过来,过来我就烧煤气罐了!”龙湾江南钢管厂也是农行温州分行贷款客户,由于借款企业涉及民间借贷,导致众多债权人聚集在厂区内,并通过与三方企业恶意签订长期租赁协议的方式阻挠农行温州分行对抵押物的处置。
一时间,现场气氛剑拔弩张,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场面确实有点吓人。”陈浩回忆到,当时厂区内聚集着上百号人,一遇到意向购买人上门动辄就以烧煤气罐、暴力驱赶等无赖行为抵抗,甚至团队成员都受到了人生威胁。“非常强势,道理已经讲不通了,就是一副要跟你拼到底的狠劲。”
既不能造成群体性伤害事件,又不能让农行的债权落空,这成了陈浩面对的大难题。看到这幅场景,他行的风险处置人员打起了退堂鼓。但陈浩还是坚持要将这个硬骨头啃下。“诚信经营的社会风气会被这些行为损毁殆尽。”说道这里陈浩义愤填膺,他带领团队数次与司法部门沟通,誓要用法律庄严的捍卫银行债权。
通过上级法院对租赁除权,并请求政府予以援助,联同两级法院对抵押物实行强制腾空,电业部门、搬迁公司、安保及救护人员等等整装待命,在法律面前闹事者最终服软,在成功拍卖该项抵押物后,收回贷款2045万元,为暴力抗法者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成功捍卫了农行债权不受侵害。
大多数时候,陈浩看上去都是“铁面无私”,但是在顾全大局的同时他又有温情的一面。不久前,一位贷款逾期客户一直在办公室胡搅蛮缠。“她丈夫得了癌症,她本身又有抑郁症。”在了解情况后,陈浩每一次都尽量安抚当事人,即便是当事人到底撒泼,他也耐心沟通,最终给出了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所有贷款者的初衷都是为了让企业发展,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投资失利或者是经营出了问题。”虽然在处置中遇到了不少形形色色、各怀目的企业主,但是陈浩还是相信人性本善。正是这样的想法,陈浩在处置每一笔不良是都谨慎再谨慎,尽可能挖掘资产的价值。
创新方式取得多方共赢
不良贷款清收处置任务艰难繁重,陈浩带领着团队负重前行、克难攻坚,充分运用清收处置政策,积极创新清收处置方式。
近年来,陈浩团队率先在系统内开展了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不良资产证券化、单户债权转让、受托资产批量转让,以及委外清收等等新业务。农行首单最大规模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农盈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于2016年7月29日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作为总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行之一,农行温州分行于2016年2月17日正式启动相关工作,陈浩带领团队着选取了现金流充足,综合抵押率达90%以上的19户法人不良贷款,本金7.81亿元,顺利完成试点。
在苍南陈浩就用创新手法处置了一个棘手的“烂尾”案件,所有涉事方无不为其拍手称快。苍南华府公司为农行客户,在房地产项目资金链断裂后抵押物被农行温州分行查封,在翻查该户档案的时候陈浩发现,该企业还为多家企业担保,需要承担巨额担保风险以及前期拖欠的工程款项。该楼盘110余位业主自发成立了“自救委员会”想通过筹集后续款项的方式完成大楼的后续建设。
苍南华府公司在农行实现优先债权之外还需要与普通债权人分担抵押物的情况下该企业的抵押物无法解封也无法拍卖,导致多方利益不能达成一致。同时直接处置抵押物对110个家庭来说也确实压力巨大,这个“锅”谁都不愿意背,极易造成群体性事件,“但不去碰,这不良就只能一直搁置了,也不是办法。”
“抵押物不能处置,我们可以创新处置债权呀。”深谙资产处置之道的陈浩灵光一现。很快整个团队就行动起来制定方案并与“自救委员会”以及其他普通债权人开展多轮谈判,在不损失农行资产的情况下,陈浩判定这起事件已经发酵成众人皆知的事情,不会有人高溢价贸然拿下该笔债权。在厘清形势后,农行温州分行债权上挂淘宝拍卖,最终也正是由“自救委员会”顺利“接盘”,该笔业务让所有涉事方均能满意,也成为农行温州分行在风险处置中的一大特色亮点。
“在处置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但是每次成功的化解都让会我感受到自己实现了高难度的自我挑战。”陈浩说,这几年处置经验的让他对不良工作也有了重新的认识,“也正是经历了这样的‘磨难’,才会真正感受到风险的可怕,也才会更加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优质资产,审慎经营,规避风险。”
“我继续奋斗处置不良第一线,成功处理好这些危险包袱,为农行实现转型升级的不良必闯之关尽一份力!”(王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