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趣生活 > 社会文化 > 中国的老人为何爱“操心”?

中国的老人为何爱“操心”?

新华网2014年07月03日08:36分类:社会文化

核心提示:养老金作为中国老人养老的主要经济支柱,却一直处在一种不上不下的鸡肋地位,它不是不存在,而是存在于养老的夹缝中。

刘晓茁

高校教师,评论员

“颐养天年”形容老年人安享晚年,悠然自得的晚年生活,这是每一个老年人向往的,并且应该拥有的生活。但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现在的老年人很少能够有自己该有的生活,他们往往比年轻人更“操心”,这是为什么?各种原因值得探究。

相比于年轻人,不少老年人的生活是值得羡慕的,他们已经退休,公园中,树林里,湖泊边,往往能看到老年人矫健的身影,他们已经为这个国家和社会贡献了自己青春、精力和时间,不必再如年轻人一般为快节奏而奔波,也不像年轻人一样有数不清的欲望和物质追求,按照常理,他们的晚年应该是安逸的,那是什么让老年人爱“操心”?又是什么让老年人放心不下?

儿行千里母担忧。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出家乡,或者通过读书,或者通过打工离开故乡,涌入城镇,而他们的父母已经年迈,故土难离,即使年轻人在城市有好的发展,优渥的生活条件,父母也不愿意跟随儿女到城市来,或者仅仅帮助照顾儿女的子女,最终还是会回到农村去,那一分田,那一分乡音永远是老年人割舍不掉的留恋。于是矛盾出现了,一方是留在城市里陪子女生活,分担他们的生活压力,另一方却是落叶归根。留在城里则惦记故乡的老屋,回了老屋却有惦记城中的子女,他们在城里过的好不好,能否照顾自己?能否照顾好他们的下一代?老年人这种两难的取舍很大程度上源于城镇化的步伐过快,城市发展了,吸引了大批年轻的劳动力涌入,可是他们的父母要如何生活?老年人的愿望该如何满足?在城镇化的同时解决好城镇化带来的后续问题将是摆在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难题。

此外,令年轻人望而却步的房价也使中国老年人难以放心。子女大了,为了打拼和更好的生活留在了大城市。身边的拼爹现象已如此普遍,太年轻的子女,要如何承受这房价的重担?一套房,几辈人,东拼西凑的首付不仅掏光了家里的积蓄,更是拿走了老年人的养老钱。于是,不少老年人也不得不放弃安逸的晚年,或者再就业,或者外出打工,虽然已经白发苍苍,但却仍旧辛勤劳作,操着为儿女操不完的心,受着为房价受不完的累。

而现如今的养老制度也不得不让人道一声遗憾,养老金作为中国老人养老的主要经济支柱,却一直处在一种不上不下的鸡肋地位,它不是不存在,而是存在于养老的夹缝中,如果老人单纯依靠养老金养老,那老人的生活也许会相当拮据。生活的窘迫让老人们不能不为自己的生计和晚年奔波,于是在为下一代奔波的同时,不少老人也为自己的晚年“操心”。中国在改革中对养老问题一直在积极探索着,但是推进养老改革的步伐却过于缓慢和迟疑,中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众多的50后、60后开始逐渐步入花甲之年,而70后也飞驰在奔五的路上,如果养老问题要推给下一代来解决,只能道一声“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了。

人皆有父母,老年人爱操心,年轻人也过得不踏实,与经济快速前进的脚步相比,社会制度是否也该尽快完善起来?一个社会,只有做到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才是真正成熟的社会,如何让老人们别再“操心”,也是制度制定者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责任编辑:李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