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08网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林晖 于文静)长期以来,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一直是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一直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加快建立水利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促进水利建设驶入“快车道”。
继今年1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1号文件后,中国在7月份首次以中央名义召开水利工作会议,水利建设投资进度明显加快。来自中国水利部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中央水利投资已较2010年全年增长15.8%。
记者12日从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9月底,今年中国已落实水利建设投资约2600亿元,其中中央水利投资1139亿元。而未来十年,中国将有4万亿资金进入水利建设领域,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表示,这些资金重点将用于解决6350万农村居民和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327个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659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800多条中小河流的治理,125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1100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预警预报系统的建设,以及江河治理、重点枢纽、水源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
水利部总规划师周学文指出,今年1号文件要求力争今后十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2010年全国水利投资是2000亿,翻一番就是4000亿。”
而在前五年即“十二五”期间,水利的总投资将达到1.8万亿左右。周学文介绍说,这些主要用于农田水利、防洪工程、水资源保障和城乡供水工程建设以及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其中,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约占20%,用于防洪减灾工程的约占38%,用于水资源配置和城乡供水保障工程约占35%,其余的用于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
周学文表示,“十一五”期间中国积极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用于农田节水、水土保持建设等,“十二五”期间,中国政府仍然将鼓励水利建设积极利用外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