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增速意外破十 偏紧环境需结构性放松

来源:新华08网  2011-10-15 15:09

新华08网上海10月15日电

新华社记者王涛、王淑娟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700亿元,同比少增1311亿元,明显低于市场预期。令市场大感意外的是,9月末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8.9%,也是从2009年2月以来首次低于10%。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9月份新增贷款较上月明显回落,表明政策总体基调依然偏紧,但M1增速大幅走低显示企业的活跃度在下降,实体经济的增长在放缓。在当前物价依然处于高位的情况下,虽然偏紧的基调暂不会改变,但政策的调控可能会迎来结构性放松。

信贷低增长,货币增速持续下降

央行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5.68万亿元,同比少增5977亿元,其中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700亿元。这一数据低于市场预期。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金融分析师仇高擎表示,在准备金连续提高的累积作用、准备金率缴存基数扩大、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以及存款增长放缓的影响下,银行放贷的意愿和能力较弱。

其实,从贷款结构上看,也可以看出银行当前对于信贷投放的压力。在持续数月增长之后,当月票据融资大幅减少。银行在季末意图加大信贷投放,不得不通过着重压缩票据融资来腾挪贷款规模。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信贷投放低于市场预期,不仅仅是因为当前的紧缩效应,更多的是来自于银行对企业风险的更加谨慎而不愿轻易放贷,微观企业层面出现的困难导致合格的借款人在减少,另一方面企业层面的信贷需求也在下降。

9月份的货币增速也在持续下降。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8.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0%,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5个和6.7个百分点。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说,目前中国的“金融脱媒”现象很严重,由于长期的负利率,使得大量的资金从银行体系转移,存款增速下降甚至出现绝对量的下降。不过,由于统计口径问题,这种状况放大了M2下降的幅度,这不意味着其货币交易和投资职能的弱化。

仇高擎认为,9月末M2同比增速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存款增长较慢,以及短期资本流入可能有所放缓。9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7303亿元,同比少增7259亿元。

多个指标显示企业活力不强,投资意愿减弱

央行当日公布的多个货币信贷数据显示在微观企业层面出现了活力不强、投资意愿下降等情况,其中最明显的就是M1增速大幅回落到10%以下。

9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26.72万亿元,同比增长8.9%,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2.3个和12.3个百分点。

“9月M1破‘十’出乎意料,M1大幅度下降实际上反映了企业经营运作的积极性大幅回落。从历史数据来看,一个月间M1出现这么大的降幅,也反映了微观层面企业资金紧张和经营压力逐步增大的状况。”民生证券金融分析师李少君表示,M1大幅降速在超出市场预期的同时,也或多或少超过了监管层面的预期,这也是国庆节后出台一系列“定量宽松”政策的原因。

赵庆明认为,M1大幅走低一方面显示企业活动并不活跃,另一方面,企业对于未来加息的预期在下降,从而导致其偏向于定期存款。从贷款结构来看,可以反映出未来投资的中长期贷款也在持续减少。

刘煜辉认为,信贷投放下降较快除了和季末存贷比考核因素有关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投资回落。而M1“破十”与经济放缓迹象有关,特别是和投资减速密切相关。

“目前长三角地区日票据直贴利率高达13‰,票据贴现利率继续攀升和企业短期贷款增加较多(2317亿元)都表明,当前企业短期流动资金需求迫切、中长期投资的意愿不强。”仇高擎说。

第四季度或将迎来结构性放松

专家认为,第四季度宏观政策从方向上看不会有大的放松,但结构上的变化还是可以期待。

李少君认为,实际上,现在政策已经开始微调,尤其是最新出台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中规定小微企业的贷款不纳入贷存比考核中,这是政策最大的亮点,突破了之前贷存比的限制。在总量仍然保持偏紧的状态下,结构性出现微观松动是比较好的迹象。在现有情况下,支持性的政策能够继续出现结构性的调整。

赵庆明认为,和初期物价上涨动力主要源自货币因素不同,当前物价上涨更多的是来自成本推动,货币因素已经退居次要地位。在价格存在粘性情况下,此时单纯通过收紧流动性来抑制通胀的作用并不很大。他认为,对于政策的制定,并不能只看物价因素,还应关注到微观企业层面的经营状况。

仇高擎认为,综合考虑短期内物价上涨压力依然不小、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未来出口因外围经济复苏前景暗淡而难言乐观,因此货币政策总体基调将保持稳健。不过,预计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操作将更倚重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调节,以净投放为主,同时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和优化资金分布、调节到期结构。

【责任编辑:王静】
已有0人参与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快速登录
返回新华0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