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以来中国驻埃及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来源:新华08网  2011-11-15 19:02

新华08网开罗11月15日电(记者王振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企业进入中东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而2006年的中非合作论坛更为中国同北非国家的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最近几年来,中国在埃及的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今年埃及政局动荡也为中资企业的发展增加了不小的困难。

截至2011年10月,在驻埃及使馆经商参处备案登记的中资企业(机构)共有65家,经营范围涵盖工业区运营。物流。金融。电信。汽车。家电。食品。纺织。工程建设。航空服务等领域,主要分布在开罗。亚历山大。苏哈纳等地,目前共有中方员工约1300人。中国在埃及企业为当地提供了8000多个就业机会。

中埃经贸合作区成功推进

入世后中国企业进驻埃及的速度逐步加快,对当地经济做出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中国和埃及共同开发的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就是一个成功范例。

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位于红海北端苏伊士湾西岸广袤的沙漠地带,是埃及政府近年设立的苏伊士湾西北经济区的一小部分,面积仅为1.34平方公里。但就是这一小块中埃经贸合作区,谱写着中埃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由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主导运营,埃及当地公司参与合作,注册资本8000万美元,其中中方持股80%,埃方20%。

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和建设,目前合作区1.34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已经完成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完备,配套设施齐全,园区环境优美,为中国和埃及当地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和经营条件。

据介绍,截至2011年年中,该经贸合作区已经入驻34家企业,包括2家埃及独资公司和一些合资企业,累计注册资本约3亿美元,实际投资2亿多美元。合作区已经形成石油装备产业园区。高低压电器产业园区。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和中小企业园区等生产区。

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这种以集约化园区形式到境外进行投资开发的新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中国企业在国外的影响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有效规避投资风险。当前,一些国内大型企业正计划在这一合作区进行大规模投资。据了解,中国西电集团在合作区的一期厂房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并投产,总投资额预计将达3.5亿美元。中国玻纤旗下巨石集团总投资近2.3亿美元。年产8万吨玻纤的项目正在办理注册手续,预计今年年底前动工。明年年底投产。

中埃经贸合作区贡献当地经济

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成功开发和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正在日益显现。

一是经济效益好,投资与产出不断提高。去年,经贸合作区内投资企业的总产值已达4690多万美元,其中工业销售约4337万美元。去年合作区进出口总额超过2900万美元,利润额超过226万美元,并在税收等方面为埃及经济做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赵丽梅】
已有0人参与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快速登录
返回新华08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