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我油气产量升至4.5亿吨油当量
新华08网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 王立彬) 24日公布的中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最新成果显示,未来20年,中国石油产量稳定增长,天然气产量快速攀升,油气产量从2010年2.8亿吨油当量增加到2015年3.6亿吨、2020年4.1亿吨和2030年4.5亿吨。
国土资源部24日发布的《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2010)》成果表明,目前全国石油地质资源量881亿吨、可采资源量233亿吨,比2003至2007年开展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分别增长15%和9.9%,探明程度36%,储量产量稳定增长具有资源保障。但石油资源品质变差,低渗、稠油、深水、深层资源比重进一步加大。
结果还显示,全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52万亿方、可采资源量32万亿方,比上一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分别增长49%和45%。然而低渗、深水、深层、含硫化氢资源占有较大比重。
近些年来,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都超过50%,加快石油天然气调查评价,提高国内供给能力任务紧迫。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开展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结束后,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此次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说,此次动态评价是积极应对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满足低碳经济对清洁能源强劲需求、缓解中国逐年攀升的油气对外依存度的重要举措。
此次调查选择了渤海湾、鄂尔多斯、四川、珠江口、琼东南及北部湾等六个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或进展的地区和盆地作为动态评价区。
动态评价成果表明,到2030年前,中国石油年探明地质储量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可探明储量202亿吨,年均10亿吨。石油年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峰值产量约2.2亿吨,2亿吨水平可延续到2030年以后,中西部与海域接替能力逐步提高,将与东部逐渐形成三分天下格局。
彭齐鸣说,中国天然气年探明地质储量仍保持“十五”以来高速增长态势,20年可累计探明10万亿方以上,年均6000多亿方。天然气年产量将持续快速增长,到2025年,油气“二分天下”格局初步形成,2030年产量可接近3000亿方。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盆地仍将是天然气主产区,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南海北部深水天然气勘查开发,优化天然气供应格局。(完)
【责任编辑:王钦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