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时事导航 > 热点聚焦 > 求职者“比价心态”扩大用工荒

求职者“比价心态”扩大用工荒

http://news.xinhua08.com/来源:经济参考报2012年01月18日08:04

近期,受全球经济走势唱衰、欧洲债务危机、国内产业转移进入深度调整期等因素综合影响,《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用工困难和裁员增多现象并存,人力资源供求格局两极分化。一方面,房地产、外贸等行业出现了“困境式裁员”预期,为减本增效,裁员“瘦身”以求自保;另一方面,则是在服务业和制造业等行业,求职者对待遇的比较心态突出,往往反复权衡不同企业间提供岗位性价比的高低,这种“比价心态”导致了“用工荒”。华东最大的劳动力市场南京安德门市场一位中介人员说,这真是“从业20载有余,一朝睹遍怪现状”……

“比价心态”绷紧用工“弹簧”

不断增多的企业裁员原本应该缓解紧张的用工局面,但事实却不乐观。《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随着二三线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和新生代农民工诉求的提高,近期求职者对待遇的比较心态突出,他们往往反复权衡不同企业间提供岗位性价比的高低,甚至长时间观望,不做最终选择,这增加了不少企业的用工压力,使用工难现象愈演愈烈。

春节前后,用工荒再度席卷江苏的服务和制造等行业,一些单位为“抢人”,竟将招工广告张贴在大街小巷。城管部门表示,由“用工荒”催生的非法张贴各类招工广告已经取代了办假证广告。

记者一路沿着南京栖霞区马群新街前行,发现临街不少店铺都在招聘服务员。“现在很缺人,尤其是缺服务员,年底了,很多外地员工都回家过年,到人才市场发布招聘信息基本没什么效果,真是急死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用工短缺的不仅是餐饮服务员,电子、制造、家政保姆等行业都存在严重的用工难现象。苏州市沧浪区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去年12月份中旬开始,来劳务市场求职的人明显减少,很多用人单位来了多次都没有任何收获,1月份索性就不来了,估计这样的冷清可能会持续到元宵节过后。

虽然今年的造船订单并不让人满意,但倪永华却已在为招工发愁。“船厂约有一线工人4000名,虽然平均工资在4000元上下,但用工缺口还是高达1000多人。”他说,原以为经济不景气,很多小型船厂倒闭会缓和用工矛盾,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苏州市人力资源市场的招聘信息电子屏前,25岁的贵州青年李希山详细记录着一家家企业的用工待遇。这个市场每周二、四、六举行大型招聘,李希山已经连续三个星期场场不落。他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自己手握好几家企业的入职通知,但还想再看一看,多观望一阵,“当然是薪水越高、工作越轻松越好”。

在镇江市近日举行的江苏省首届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人才交流会上,200多家软件企业提供了6000多个岗位。虽然起薪普遍在4000元以上,但招聘企业还是感到力不从心。“有工作经验的人频繁跳槽,没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又不愿来。”江苏锐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芊说。盐城工学院2012届毕业生陈曦的面前摆着5份程序员“聘书”,但她却一份也不想签,“程序员工作辛苦、单调,最好能进国企或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维护、网站设计”。

接受采访的企业和劳动部门人士一致认为,这轮用工难将在年后进一步蔓延。江苏城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国家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预计年后需要工人近4000名,用工缺口达2000多人。而南通市劳动力资源服务中心调查显示,春节后半个月,该市有用工需求的企业高达80%以上。

南通市劳动力资源服务中心职业介绍部部长吴兴分析,比价式用工难的产生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总体仍处中低端,以及效率低下的规模化投资依然存在;二是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强,二、三线城市经济发展加快,使劳动者在求职中有了更大的“议价”空间;三是掌握了一定文化的新生代农民工诉求提高,不再满足于“为苦钱三点一线”的生活,转而寻求劳动强度适中、业余生活丰富且不受歧视的工作岗位。

部分行业出现了“困境式裁员”

《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为减本增效,裁员“瘦身”当前是一些企业最直接的自保手段。由此,房地产业“裁”声四起、外贸企业集体萎缩,光伏产业江河日下……一系列不利消息冲击着雇员们的神经。企业“困境式裁员”预期增强。

【责任编辑:山晓倩】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周刊订阅,更多精彩(每周五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