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区域经济 > 京沪浙增长乏力 折射结构调整困境

京沪浙增长乏力 折射结构调整困境

中国证券报2012年02月01日08:20分类:区域经济

截至目前,中国已公布28个省份2011年GDP“成绩单”,其中25个省份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值9.2%。值得关注的是,北京、上海、浙江三个省市的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值9.2%水平。这三个省市各具特色——一个是中国的首都,集国有企业总部于一身;一个是要成为“四个中心”的国际化大都市,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一个是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中经济最活跃、最开放的地区。三个地区出现经济增速下降,折射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现实困境。

三个地区反映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经济发展困难。第一个最直接的指标是工业经济增速。

浙江作为经济大省,2011年1-11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836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10.9%,增速比2011年1-10月回落0.1个百分点。自2011年4月份以来,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累计增速已连续8个月回落。

北京的情况也同样不乐观。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3%,比2010年回落7.7个百分点。2011年四个季度,同样反映经济增长的第二产业的季度增长率也出现明显下滑迹象,四个季度分别增长8.0%、7.3%、6.5%、6.6%。

上海工业的情况也是如此。2011年全年上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98.28亿元,比上年增长7.4%,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987.44亿元,增长6.4%,不仅均低于上海GDP的增长率,而且还大幅低于2010年工业增长的水平。

从另一个指标外贸出口看,2011年1-11月,浙江出口1970亿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20.1%,增速低于全国同期(21.1%)1个百分点。但是,从工业出口交货值看,情况更不乐观,不仅增速大幅度回落,而且第四季度出现加速回落的迹象。

从上海这个传统进出口口岸的情况看,2011年的情况比全国平均水平差。2011年上海市进出口总额4374.36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18.6%;出口总额2097.89亿美元,增长16%,低于全国同期(21.1%)近5个百分点。北京的外贸情况要比传统的进出口大区的浙江和上海好得多。但是,北京工业出口交货值并不乐观,2011年全年负增长3.3%。

显然,从工业、出口这样两大指标反映在中国最发达的三个省市的具体情况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并不乐观。

有人可能认为,像上海、北京这样的大都市的经济结构,将更多依赖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这个实体经济的作用将会降低。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必须回答接下来的问题:到底是工业(或第二产业)本身增长乏力,还是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带来经济增速下降?当前环境下,大城市有没有可能通过第三产业超常增长,弥补第二产业增速下降的缺口?

对于前一个问题,从工业与整体经济比较看,数据支持并不明显。不管是上海还是北京,至少从数据分析看,工业近年呈现明显下降态势是增长乏力的表现。

第三产业能否弥补第二产业增速下降,至今仍是未知数。2011年上海第三产业并没有整体超水平发挥,只是保持2010年的增长水平,没有拖整体经济增长的后腿。虽然有个别亮点,但第三产业的一些重要行业增长仍不突出。例如,2011年上海第三产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7%,远超平均水平,但这个行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并不高,仅占6.8%。而占第三产业20%以上比重的、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之最重要的金融业,2011年的增长率却只有8.2%,远低于第三产业9.5%的平均增长水平和2010年同比水平。

再如,对实体经济支持最有力的第三产业行业——消费,上海、北京的数据也不靓丽。2011年,在全国大力推动消费的大环境下,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8%,上海是12.3%,均低于全国水平,与中国大都市的地位不相符合。

显然,京浙沪经济增速下降的事实可能折射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现实困境:一是传统的经济支柱——工业和出口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境,二是新兴第三产业增长不足以替代第二产业增长力不足的缺口。因此,未来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仍是任重道远。(上海社会科学院 潘正彦)

[责任编辑:刁倩]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