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区域经济 >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发布 三亮点值得关注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发布 三亮点值得关注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2年02月24日08:41分类:区域经济

核心提示:《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日前获国务院批复并原则同意。专家指出,破解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发挥比较优势,发展重点经济区域带动全局发展将成为“十二五”期间西部大开发工作的新亮点。 

新华08网北京2月24日电(记者张蕊)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批复并原则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下文简称《规划》),并要求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特色和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专家认为,《规划》在肯定过去十几年间西部开发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对“十二五”期间的开发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部署和规划,而破解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发挥比较优势,发展重点经济区域带动全局发展成为新亮点。  

——大开发十几年来西部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规划》首先肯定了西部大开发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西部开发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明确“西部地区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部大开发不仅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发展,也为全国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数据显示,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到2004年西部开发5年期,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速达到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到2009年的10年期,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5%提高到38.7%;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比2005年翻了一番以上,“十一五”时期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6%,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提高了1.7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一五”时期,西部综合交通运输网骨架初步形成,新增公路通车里程36.5万公里,年均增长5.4%,比同期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年均增长率高出1.7个百分点;新增铁路营业里程8000公里,年均增长5.3%,比同期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年均增长率高出1.4个百分点。其中2002年5月冻土试验全面铺开,全线开通试运营的青藏铁路,成为我国铁路交通史上的一大奇迹。

水利建设惠及民生,在西部开发工作中起到了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00年至2009年9月期间,国家累计安排西部地区中央水利投资1270亿元。

此外,在加工贸易领域,1999年至2009年,西部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率达25%。“十一五”期间西部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达23.3%,高出全国7.4个百分点。2010年西部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284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3%。

——新目标明确 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交通和水利

按照中央有关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到2020年要实现综合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都“上一个大台阶”。《规划》在综合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特色产业、公共服务、人民生活、改革开放等7个方面均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

这些目标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增速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5万公里,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19%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15%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城镇化率超过45%。 

为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新目标,基础设施是重要保障。值得关注的是,《规划》继续把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特别突出破解交通和水利两个瓶颈制约。

《规划》提出,继续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强化西部地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在铁路建设方面,预计“十二五”期间将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5万公里。将加快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联系的区际通道建设,重点建设西部地区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出海通道,以及西南地区连接西北地区的南北通道。加强与东北亚、中亚、东南亚、南亚地区互联互通的国际通道建设。公路方面,将打通省际“断头路”,建设北京至昆明、北京至拉萨、青岛至银川、连云港至霍尔果斯、上海至西安、上海至成都、杭州至瑞丽、广州至昆明等国家高速公路,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西部地区路段。加强国省干线公路改造,与相邻国家连接的重要公路运输通道基本实现高等级化,显著提升口岸公路和国边防公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水利方面重点解决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据了解,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开工兴建了以尼尔基、百色、沙坡头、紫坪铺等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十二五”期间将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西南地区水源工程建设;在充分节水的前提下,合理建设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解决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此外,开发的同时将加强水资源管理,全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发展高效节水产业,淘汰高耗水的落后产能,合理调配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责任编辑:王钦炜]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