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宏观经济 > 求解稳中求进:深化改革需借力“顶层设计”

求解稳中求进:深化改革需借力“顶层设计”

上海证券报2012年02月28日08:58分类:宏观经济

核心提示:“稳中求进”成为上海证券报“两会热点前瞻”连续报道中的第二个关键词。在经济学家张卓元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看来,“稳中求进”要求经济稳定增长,GDP增速将告别两位数,转为常态的7%或8%左右;“稳中求进”仍然要求深化改革开放。

推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这是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决策层在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后作出的重大而正确的决策。为此,“稳中求进”便成为本报“两会热点前瞻”连续报道中的第二个关键词。

从近期地方两会传来消息,各地的代表委员们对GDP及GDP增速有明显看淡之势。而国际上,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并未褪去,欧债危机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这种格局,投资者该如何深刻理解稳中求进?2012年整个经济运行态势将如何演绎?以“投资、出口、消费”为代表的“三驾马车”将以怎样的格局拉动经济增长?哪些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就此,本期“上证面对面”力邀经济学家张卓元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进行深度探寻。在他们看来,“稳中求进”要求经济稳定增长,GDP增速将告别两位数,转为常态的7%或8%左右;“稳中求进”仍然要求深化改革开放。

1 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是2012年首要任务

上海证券报:稳中求进内涵是什么?全年经济走势会怎样?

张卓元:稳中求进是促进今年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正确决策,稳定经济并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是2012年首要任务。

2003年—2007年间,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实施了四万亿元的投资刺激计划等政策,2010年经济增速重新登上两位数(GDP增速达10.4%),但经济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逐渐突显,转方式、调结构进展缓慢。

面对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加重,国际组织连续下调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外需疲软。国内由于前两年货币过量供应,通货膨胀压力上升,房价更是狂飙,因此去年国务院开始适当紧缩货币和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尽管各地加快增长和攀比GDP增速的愿望很强烈,但是靠大规模扩张货币信贷刺激经济怏速增长已无可能。相反,一些人特别是国外媒体和投行却一再预报中国经济将大幅下滑和硬着陆。在这种情况下,决策层决定实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正确的。稳中求进,就是要稳字当头,在稳定中求增长求发展求改善民生。

稳中求进就要求经济稳定增长。首先,中国经济2012年不会像外媒说的那样紧急迫降或硬着陆,而是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比如8%左右的增长。因为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阶段,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还比较强,在扩大内需方针指引下,需求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旺盛。中国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各种条件。

其次,由于外需增速下滑,房地产市场受到比较有力的调控,消费需求则因受制于居民收入增长不够快、难以短期内大幅增长等原因,经济增速将会比过去有所放慢,地方追求GDP短期增速最大化的冲动也遏制不住这种下行趋势,因为现在与2009年不同,不能大规模投放货币,否则很快就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危及社会稳定。因此,中国经济整体上将告别两位数增长,转为常态的7%左右或8%左右的增长。

再次,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平均近两位数增长,正面临经济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任务。由于转型意味着注重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专注于数量和规模,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弃量保质,使经济增速放缓,并要求经济保持稳定,在稳定中求增长,使这种增长是可持续的。近两年中国东部地区因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速已经放缓,但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说明了这一点。这是一个可喜的发展趋势。

张立群: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完成了由危机应对型向常规型的转变,经济增长动力已转向主要依靠市场。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房地产市场趋于平稳。这些为2012年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打下了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无论是外贸出口还是投资,都还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市场需求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面对这一形势,要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同时抓住经济增长趋稳的有利时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力度,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长远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山晓倩]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