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三大“水”瓶颈
新华08网北京3月23日电(记者于文静 郭信峰)中国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23日在北京指出,虽然当前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仍是基本国情和水情,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为纪念第20届“世界水日”和第25届“中国水周”,水利部、教育部23日在北京市史家小学联合举办节水动漫教育片《寻找水精灵》首发式。胡四一是在首发式上作上述表示的。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匮乏的13个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建设,以仅占世界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21%的人口。
胡四一指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比人均耕地占比还低12个百分点;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农村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
此外,水资源利用方式比较粗放,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与世界先进水平0.7至0.8有较大差距;不少地方水资源过度开发,已经超过承载能力,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水体污染严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46%。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
《寻找水精灵》是由水利部办公厅和新闻宣传中心共同组织创作的节水动漫教育片。(完)
【责任编辑:王钦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