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宏观经济 > 张承惠:金融领域五大挑战拷问2012

张承惠:金融领域五大挑战拷问2012

上海证券报2012年05月25日08:21分类:宏观经济

核心提示:在2012年经济形势应比2011年好的舆论声中,今年已走过近半光景。在后危机时代,金融改革创新这个词炙手可热。那么,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金融环境下,又有哪些挑战?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张承惠表示,2012年金融领域面临五大挑战。

近期,全球经济“脸色”不大好看:大宗商品暴跌,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加大,海外股市大跌。受外围市场影响,再加上经济下滑压力增加,A股处于持续调整态势。

在2012年经济形势应比2011年好的舆论声中,今年已走过近半光景。在后危机时代,金融改革创新这个词炙手可热。那么,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金融环境下,今年我们将面对哪些挑战,并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上证面对面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张承惠,就这些热点话题进行解答。

国内外环境喜忧参半

上海证券报:今年我们的外部环境出现了哪些变化?

张承惠:就美国而言,近期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回暖,但这种复苏不够强劲也不稳定。

从好消息看:去年四季度开始,美国经济已经发生积极变化,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形势良好。从美国各项月度经济数据即可发现,美国经济行进在缓慢的复苏通道上。4月2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2.2%,为连续第11个季度增长。而美国供应管理协会的报告则显示,截至4月份,美国制造业活动连续第33个月扩张,非制造业活动连续第28个月扩张。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声明在一季度逐渐乐观,可视为对美国经济好转的确认。美国在2012年保持2%—2.5%的经济增长率是大概率事件,而且这种温和的经济增长态势或会走得更远。

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尚未复苏,与5.2%-6%的正常失业率相比,目前失业率仍然偏高,同时欧债危机仍然是美国经济的最大风险。若欧债危机继续恶化,尤其是希腊危机,将从金融和出口两个方面影响美国的经济复苏。

欧洲仍在债务危机中挣扎,2012年难见曙光。除德国外,欧洲多数国家的失业率仍位于10%左右的高位,希腊、西班牙甚至超过20%。同时债务危机解救之路仍然漫长,救助措施的效果尚待观察,不排除因减赤和紧缩,使高负债国家陷入恶性循环(经济疲弱、财政收入下降-减赤目标更难实现-债务问题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针对日本一季度实际GDP年率增长4.1%的结果,日本经济学家新家义贵分析认为,这些多为财政刺激的效应,尚不能说是私营部门主导的自主性增长,经济前景忧虑犹存。

受国际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2011年增长6.1%,明显低于2010年的7.5%,2012年的增长将进一步放缓。

总的来看,2012年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不确定加强,欧洲债务危机仍然是个不定时炸弹。欧洲央行量化宽松政策仅缓解了银行流动资金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不足、资产负债表恶化、南欧5国债务问题。在这种环境下,全球金融市场仍可能大幅振荡。

上海证券报:国内的金融形势有哪些变化?

张承惠:从国内看,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速持续回落。

2011年年初确定的大政方针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在这个方针指导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基调由上年的“适度宽松”向“稳健”回归。通过名义稳健实则偏紧的调控,使货币增速大幅回落。

随着货币信贷增速的快速回落,物价持续上升的势头得到遏制,应当说货币调控功不可没。

4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CPI同比涨3.4%、PPI同比降0.7%,再创2009年11月来新低;今年前4月进出口总值11671.8亿美元,同比增6%。主动性调整带来的经济回落迹象明显。

现在的问题是,货币信贷增速的回落似乎过快了一些,有可能影响到实体经济。2012年截至4月末,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在连续两个月反弹后再度步入下滑轨道,同时新增信贷6818亿元也创下年内新低。

因此,货币信贷政策如何调整,如何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抑制通胀、加快转型三项政策目标之间的协调,是货币当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当前情况下,货币政策有必要加大微调力度,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责任编辑:山晓倩]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