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汇集机遇期 整体协调深入保障改革(2)
核心提示:2012年,在深化改革的号角下,我国的金融改革正逐步探入深水区。业内的普遍观点认为,目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也为我国的金融改革提供了战略机遇。而从目前的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汇率改革、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的关联度确实很高。这些改革的协调推进,也依赖诸多配套政策。
未尽事宜等待改革深入
尽管我国的金融改革取得了成就,但不容否认的是,在改革纵深发展的道路上,仍有未尽事宜。
目前我国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尚不完善。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不够健全,还不能很好地为金融产品定价提供有效的利率基准;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目标利率选择等一系列重要制度安排仍需进一步探索;利率传导机制不够畅通,公开市场操作对于市场利率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对于存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限。
尽管推进了诸多改革,但中国的金融体系仍然受到抑制且效率不高。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是实现人民币的投资功能,这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广度和深度,二是资本项目的开放程度。这两点互为因果,开放资本账户带来的益处可以促进国内金融部门的成熟程度;金融机构发展越充分、效率越高,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好处就越多。而反观我国的金融体系,体量已相当庞大,但资源的配置效率却不高,不仅表现在资产回报率水平方面,更表现在为实体经济服务方面。因此,我国的金融改革需要通过系统化设计,从整体上协调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两个方面,内外兼修助力人民币走向国际。
经济学家吴敬琏谈到,金融改革不能只是枝节性修补与试验,要触及根本性的体制问题。
华泰联合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亦认为,金融改革到了核心区域,需要进行“攻关”,需要整体性地深入推进。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