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北京房价同比领涨全国 后市或“量缩价稳”
核心提示:北京“国五条”细则已经出台半月有余,北京楼市有何新动向?后市又将有何表现?业内人士表示,下一季度房地产市场交易或呈现“量缩价稳”情形。
新华08网4月18日讯 (范珊珊)今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0大中城市3月房价数据,北京以8.6%的同比涨幅领涨全国。昨日统计局公布的另一数字也佐证了这个观点:一季度北京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上涨82%。北京“国五条”细则已经出台半月有余,北京楼市有何新动向?后市又将有何表现?业内人士表示,下一季度房地产市场交易或呈现“量缩价稳”情形。
北京楼市上周供需迎双降
京版国五条细则落地后,北京购房资格申请、审核及网上签约暂停八天。作为网签恢复后的首周,上周(4月8日-4月14日)的商品住宅成交量颇为引人关注。
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含保障房)成交2845套,比网签暂停前一周(3月第四周)降低了11.5%,扣除保障房后的纯商品住宅成交2062套,与3月第四周相比减少了20.8%。
与此同时,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北京商品住宅市场新增供应为5个项目的459套房,新增供应3.9万平方米,与之前一周相比,供应套数减少了31%,供应面积则减少了43%。
业内人士表示,“国五条”落地短期内,是需求观望和各方力量博弈的典型期,成交量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并不令人意外。
开发商玩“越狱” 楼市上演“三十六计”
3月30日出台的京版“国五条”细则不可谓不严厉,但经历了多轮调控洗礼的开发商和房地产中介,早已总结出一套日臻圆熟的应对之道,以求在夹缝中生存。据今日出版的中国证券报报道,北京地区的买卖双方早已针对政策漏洞,祭出应对之策。在二手房市场,假结婚与假离婚双管齐下,力求降低交易成本。在新房市场,开发商千方百计在价格上做文章,既完成交易,又不牺牲利润。在与政策博弈的过程中,瞒天过海、暗度陈仓、金蝉脱壳、趁火打劫……“三十六计”的戏码悄然上演。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楼市调控进一步强化,类似的应对手段恐怕还将上演。对此,调控政策不仅要严厉执行,个别条款还需适时调整,使之适应市场新变化。
一年后房价上涨压力较大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认为,总体而言,3月初“国五条”新政的出台,政策的末班车效应带动了楼市交易量的活跃,然而,当前房地产行业供应指标持续下降,未来市场存在较大的变数。胡景晖预计,下一季度房地产市场交易将呈现“量缩价稳”的情形。
胡景晖表示,短期而言,一方面,一季度市场交易量创新高是以提前释放未来几个月交易量为前提,二季度需求量萎缩将使得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几成定局;另一方面,虽然北京等一线城市库存量较低,但由于新房预售证发放时间及最高价格都到政府严格限制,房价增长幅度也有限。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中长期而言,北京的限价管理,将造成开发商取证周期延长,使得短期内楼市供求关系更加紧张。同时,开发商利润受限,也会降低推盘的积极性,这将进一步加剧市场供需失衡。因此,目前北京短期内房价虽可实现稳定,但仍需提防行政手段退出后的房价报复性反弹。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新华08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务必保留此电头,注明“来源于:新华08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责任编辑:范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