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社会热点 > 政府之手闲不住 “强制接单”能否缓解打车之难?

政府之手闲不住 “强制接单”能否缓解打车之难?

评论
分享到
新华08网2013年04月26日15:57分类:社会热点

核心提示:《北京市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管理试行办法》将于6月1日开始实施。办法要求出租车司机应确保每车每日执行2单电话叫车业务。缓解打车难,管理部门算是想了不少办法。不过,如此“强制接单”却有“政府伸手太长”的嫌疑……

新华08网长春4月26日电(记者段续)《北京市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管理试行办法》将于6月1日开始实施。办法要求出租车司机应确保每车每日执行2单电话叫车业务,在乘客约定时间准时到达并提前联系乘客,候客时间不少于10分钟;乘客“爽约”也有惩罚,“爽约”三次,1年内不列入用车服务承诺范围。

网友热议。有叫好的,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打车难”的现状,强制的大手怎么都会起些作用。有的质疑,觉得治标不治本的政策“管得了一时,却管不了一世”。

缓解打车难,管理部门算是想了不少办法。如此“强制接单”加上信用记录,看起来不错,却不知用起来是否合心意。值得思考的是,如此硬性规定是否有“政府伸手太长”的嫌疑?

姑且不论是不是干涉到市场的正常发展,光是乘客“爽约”的认定或许就显得不太具操作性。换电话换证件定车,如此一来岂不是坑了的哥?高峰期集中拥堵,能不能按时到达约定地点?等候时间过长,收入如何保证?一揽子的问题摆在面前,政策的实际操作性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行政命令式从来都不能取代市场自主支配行为,不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只能“越疏越堵”。唯独放开出租车市场垄断才能彻底解决“打车难”。缺了基层的声音,再完美的顶层设计都会水土不服。如果收入增加、满意度增加的目的无法达到,硬性规定显然就会成为不必要的存在。

是不是可以让的哥们多些话语权?是不是可以让乘客决定些出租车政策?不仅是北京,许多面临打车难的大中型城市都该如此思考。居庙堂之高总是少些接地气的灵性,市场能做到的咱还是放手吧。政府多做服务,百姓更加幸福。(完)

[责任编辑:王钦炜]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