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宏观经济 > 4月CPI略高于预期 下半年加速上涨概率仍大

4月CPI略高于预期 下半年加速上涨概率仍大

经济参考报2013年05月10日11:17分类:宏观经济

核心提示:多方分析认为,鲜菜价格上涨较多是推动4月份CPI上涨的主要原因,受制于经济回升乏力,二季度物价将保持小幅平稳上涨态势。但是,考虑到猪肉价格很可能从三季度开始显著上行,国内外货币环境也依旧宽松,下半年物价加速上涨的概率仍然较大。

4月PPI同比下降2.6% 工业领域通缩风险增大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4%,同比涨幅比3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略高于此前市场2.2%至2.3%的预期,环比也由3月份的环比下降转为4月份的环比上涨0.2%。多方分析认为,鲜菜价格上涨较多是推动4月份CPI上涨的主要原因,受制于经济回升乏力,二季度物价将保持小幅平稳上涨态势。但是,考虑到猪肉价格很可能从三季度开始显著上行,国内外货币环境也依旧宽松,下半年物价加速上涨的概率仍然较大。

原因 新涨价因素和翘尾因素双增加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认为,鲜菜价格上涨较多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原因。她说,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上涨11.2%,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6个百分点,影响程度大于0.2%的CPI环比总涨幅。通常情况下,4月份的鲜菜价格比3月份都会有所下降。从2003年至2012年的历史数据看,除2010年4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上涨0.3%以外,其余年份4月份的鲜菜价格比3月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下降6.4%。今年4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不降反升,情况比较特殊。据气象部门发布的资料显示,今年4月份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4度,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7.9%,鲜菜的正常生产和供应受到影响,导致价格上涨。

新涨价因素和翘尾因素双增加,则导致了CPI同比涨幅扩大。余秋梅介绍说,在4月份2.4%的CPI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因素和翘尾因素分别为1.4和1个百分点,分别比3月份增加0.2和0.1个百分点,两者合计增加0.3个百分点,影响4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4月份新涨价因素有所增加,与鲜菜价格上涨密切相关。据测算,如果剔除鲜菜价格上涨的影响,4月份不包括鲜菜的CPI环比下降约0.12%。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由于现阶段食品价格在我国CPI的统计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与以前分析CPI变动一样,4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仍然要从食品价格的变化去寻找。一方面,今年4月份降水量偏少,导致鲜菜价格环比上涨,大白菜一个月涨价近60%。另一方面,受禽流感及死猪事件的影响,肉、蛋类食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在全国50个样本城市中,4月份蛋、禽均价较3月份下跌超3.5%,而猪肉价格较3月份回落幅度更超过6.5%。鲜菜价格与肉蛋价格变动博弈的结果造成了4月份CPI的上扬,有人称之为“肉价下跌不敌菜价上涨”。

4月份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9%,也拉动了CPI上涨。大通证券研究员郭世涛表示,3月份房地产市场进入传统销售旺季,成交情况往往比前两个月都要活跃,加之各地房地产市场调控细则出台前,潜在购房者担心实施细则出台后政策从紧、购房成本进一步增加,因而急于入市导致需求集中提前释放,开发商随之取消优惠甚至上调价格,助涨了3月份房价。进入4月份以来,政策效应开始显现,部分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出现回落。近期的房地产新政导致部分住房购买需求转向租赁市场,推高房租价格,从而拉高居住类价格,增加了CPI上涨的压力。

走势 二季度CPI同比涨幅有限

展望二季度物价走势,多数观点认为CPI同比涨幅会比较有限。胡迟说,虽然4月份CPI有所上扬,但物价水平上涨总体会保持温和态势。从蔬菜供应看,由于天气逐渐变暖,蔬菜价格的上涨不具有持续性,数据显示,4月份最后一个星期,蔬菜价格已经开始回落。5月份食品价格预计还将会出现一点的回落。由于本轮经济回升整体较弱,基本不可能产生新一轮通胀。因此,二季度CPI持续走高的可能性与空间都较小。“当然,对于通胀的压力仍然需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因此未来需要严格控制继续超发货币,这样通胀水平才能处于可控的范围。”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持相近观点。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前瞻地看,通胀仍相对温和。鉴于经济回暖乏力,未来通胀上升空间有限。CPI在未来数月仍可能保持在3.5%以下。对于食品价格上涨,最主要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是猪肉价格。目前猪肉价格低迷迫使养猪户减产,可能会导致下半年的价格进入上涨周期。然而目前需求面改善幅度温和也意味着需求拉动力量不大,并且政府也拥有充裕的供给面价格管理工具(诸如国家储备、补贴、保险等)来对冲猪肉价格的波动影响。5月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了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的工作要求。我们认为这一政策反应有助于稳定食品价格。

交通银行则强调,上半年猪肉价格难以上行是二季度CPI同比涨幅有限的重要原因。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宇雯表示,近几年来,CPI走势呈现“猪周期”相似的形态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国人对猪肉的消费量较高;二是猪肉价格的跨年度周期性较为明显,而粮食价格较为平稳、鲜菜价格波动频率较高。从猪肉市场供给与需求周期来看,二季度猪肉价格将仍在低位徘徊,使得估算的猪肉价格同比的新涨价因素较低,叠加有限的翘尾因素后,对CPI同比的拉动作用仍然较弱。直到三季度,猪肉价格才可能有所回升,进而也将正向拉动CPI同比上升。

“总之,一季度CPI同比增长2.4%,比去年四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4月份CPI同比增长2.4%,较3月份回升0.3个百分点,印证了我们从物价运行周期角度对2013年CPI同比已经开始酝酿新的上升周期的判断。但考虑到目前国内经济增速回升仍显偏弱、'猪周期’延后以及公务消费限令、禽流感疫情等非预期因素对食品价格的下拉作用,二季度CPI同比涨幅有限。”王宇雯说。

[责任编辑:王钦炜]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