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时事新闻 > 专家认为“影子银行”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专家认为“影子银行”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新华社2013年07月01日18:01分类:时事新闻

新华社上海7月1日电 近日突如其来的一场银行流动性风波给整个中国金融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专家认为,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具有合理性,是实体经济融资的一种有效补充。在规模迅猛膨胀的同时,“影子银行”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暗含的“期限错配”、“高杠杆”等运作风险也初见端倪。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以来,中国社会融资总量明显扩张。1-5月份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已达9.1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并且从结构上看,银行信贷之外的融资业务的发展要比银行传统信贷快得多。

大量银行贷款之外的融资业务被很多人视为中国“影子银行”的主体,短短几年内,“影子银行”在中国的跨越式发展速度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但实际上什么是“影子银行”?“影子银行”的规模到底有多大?这些问题至今在中国并没有定论,也没有权威的说法。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2013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影子银行”是银行体系之外的信贷行为,若把理财、信托都包容进来的话,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约为36万亿,占GDP的比重约70%左右。“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国家,'影子银行’占GDP的比重平均为110%。因此把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和国际比较的话,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还不算太大。”

尽管对于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测算,各家机构的数据存在差别。但专家普遍都认为,当下的中国“影子银行”业务不同于西方。西方的“影子银行”业务主要建立在衍生品、证券化工具等方面,具有衍生复杂、杠杆高等特点,但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还不成熟,“影子银行”业务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很多“影子银行”业务甚至主要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王志浩表示,尽管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信贷问题,但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是积极的。中国的“影子银行”没有杠杆或证券化,应该说比发达经济体的“影子银行”安全。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严弘也表示,“中国的'影子银行’实际上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妖怪,它是现有金融体系上催生出来的产物,填补了银行体系业务的很多空白,用得好的话,对整个经济发展来说能起到积极作用。” 

不过,中国“影子银行”在短短几年内的迅速膨胀,也让其风险被更多人所关注。事实上,一季度以来中国监管层对“影子银行”的整顿已经悄然开始,并且疗效初显。从3月底整顿理财资金池市场开始,到近期席卷中国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风波,在专家看来,这是中国政府正在主动地、提早地降低杠杆,释放风险,让资金回归实业,是明智之举。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政策的主动调控,而不是等到泡沫破裂后的被动调整。从中长期看,这将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记者王涛、王淑娟、王鹤、张祎)(完)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