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宏观经济 > PPI年内或难转正 通胀压力减轻应关注结构调整(2)

PPI年内或难转正 通胀压力减轻应关注结构调整(2)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7月10日17:43分类:宏观经济

更应关注结构调控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7%;上半年CPI同比涨幅2.4%。刘利刚认为,由于PPI通胀率向CPI通胀率存在明显的传导效应,较弱的PPI通胀数据也表明在未来1-2个季度内,CPI难以出现明显的上升。

相比起其他分项,仅生活资料及农副产品价格在上半年为正。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3.5%,影响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2.6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4%,衣着价格上涨1.0%,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5%,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8%;另外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农副产品类价格上涨1.5%。而上述分项对CPI的影响,将在数月后才得以显现。

交通银行预计,年内物价上涨的需求端压力较小,下半年物价运行仍将总体平稳,可能仅比上半年略高。这也给调控给留下更多空间。

刘利刚认为,央行应该根据通胀、经济增长以及就业表现,来决定货币政策基调,而应该让银监会来承担更多的银行监管责任。

上海证券分析认为,在信贷上升的同时,货币增速将略有回落,个别机构认为回幅较大,说明市货币名稳实紧。数量紧、利率低的政策组合将加码。

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认为,目前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关注将转向对调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方面调控的关注。无论是金融领域还是实体经济领域,同时,保障民生也将有更多更务实的举措。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蔡进认为,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宏观调控应该更加注重于“调”字,就是要更加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在科学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同时,更要考虑通过简政放权等改革措施,激发市场活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优化的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王钦炜]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