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时事新闻 > (文化视点)中国观众看“腻”了进口大片?

(文化视点)中国观众看“腻”了进口大片?

新华社2013年07月12日18:01分类:时事新闻

新华社南京7月12日电(记者蒋芳)正在中国院线上映的电影《小时代》被舆论评价为“炫富和堆砌达到一种病态的境界”。尽管口碑奇差,尚未下线的《小时代》却已经斩获4亿元票房。这个数字又一次令中国国内一些影评人感到“莫名其妙”。

2013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中国国产电影屡屡以这种“奇迹般”的方式成为“卖座片”,并一改颓势拿下了半年总票房109.9亿中的68.5亿。与之相比,去年还让内地影人闻之色变的“好莱虎”,如今却大显颓势。据统计,上半年进口片约41.4亿的总票房,比2012年同期重挫约20%。

如果仅从票房数字来看,一直对好莱坞大片十分亲睐的中国观众,好像一夜之间失去了兴趣,转而热捧国产片了。业内人士干脆将这种“反常”表现总结为:“观众看腻了进口片。”

影院经理欧阳冲表示,中国每年仍有引入外国电影的数量限制。尽管这一数字在去年从20被上调为34,但新增的影片都是3D、Imax或者动画,科幻、动作类商业电影居多,很多获奖电影却不一定会被引进。“今年这类型的爆米花电影扎堆,而观众越来越不那么容易被大片的噱头吸引了。”

另一位影院经理崔恒斌则认为,随着市场复苏,中国电影观众群体成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新的趋势正在逐步呈现。“过去中国电影不太好的时候,欧美大片十分吸引一批国内观众,形成了中国市场追捧好莱坞的感觉。但这几年市场复苏了,新加入的很多观众更多来自于二三线城市,他们似乎更倾向于观看本土电影。另一方面,这些年好莱坞大片日益程式化,新鲜感和吸引力都在下降。”

一些中国国内的电影人士却并不十分看好这种“逆袭”,认为上半年票房的输赢只是阶段性的,很难说有趋势性的苗头,背后的成因也不仅是观众口味的变化那么简单。

承接派拉蒙、梦工厂出品影片国内营销业务的北京比格魔威电影公司总经理章杰认为,从去年年底开始至今出现了《泰囧》《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等一批“现象级”影片,国产电影质量大幅提升,更加接地气。

“但也不可否认,进口片在国内上映相对比较'困难’。如上映周期不定甚至错乱导致前期宣传营销难以充分开展,如上映档期较差甚至延期太久导致盗版肆虐,而且今年上半年算是好莱坞电影的'小年’,好片子确实不多……多种原因叠加,挤压了进口片票房。”章杰说。

与备受排期不固定、延期上映等“时机”问题困扰的进口电影相比,中国电影营销人员却越来越懂得抓住“好时机”,通过成功的营销把国产电影的票房做大。

据统计,2012年中国影视公司电影营销费用总投入达到24亿元,同比增长20%,预计2013年电影营销市场规模将达到28亿元。对各类新兴媒体的充分运用而产生的口碑相传的营销方式,已经成为一种行业惯例。虽然也不时被吐槽为“过度营销”,但收获的真金白银却是实实在在的。

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近日公开表示,预测未来三年中国的单部电影票房有望到30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与欧美乃至印度、伊朗相比,仍然难以在海外主流电影市场获得认可。“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已经得到了全球瞩目,但国产电影本身获得更大范围的认可显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毕竟电影还有很强的文化属性,'逆袭’不能只靠钱。”章杰说。(完)

[责任编辑:周发]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