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细则超预期 电站投资成“吸金石”
新华社记者韩莹
上海(CNFIN.COM/XINHUA08.COM)--《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15日全文公布,《意见》提出,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将此前的规划目标一举提高了75%。业内人士表示,国务院新出的该意见对于光伏行业重视程度高、专业理解深、工作要点细,从目标、操作和考核全面支持行业发展。从补贴政策、并网消纳和稳定支付等三个方面规范国内应用市场,对产业是极大的利好。
首次明确20年电价及补贴执行年限
《意见》提出,2013至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35GW)以上,大大高于此前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将2015年光伏装机目标定为2000万千瓦的目标。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表示,作为国内启动光伏应用市场的重要方面,35GW的目标对行业而言是极大的利好,之前国务院的扶持意见都仅限于原则、精神,但这次有了具体措施,政策更为详细具体,可操作性超出了业界的预期。
《意见》规定,根据光伏发电成本变化等因素,合理调减光伏电站上网电价和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上网电价及补贴的执行期限原则上为20年。
事实上,这也是投资电站的企业非常关心的一点,自我国2011年8月正式发布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以来,始终未明确该获批电价的执行年限。实际操作过程中,电站的售电协议也是一年一签。这是首次明确提出20年的电价及补贴执行年限。
申银万国新能源行业分析师余文俊表示,电价支付年限的明确具有重大意义,将有利于提高光伏电站投资收益模型的确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使光伏电站资产的证券化成为可能,并将能够吸引更多追求稳定收益的资金来进行光伏电站的投资和运营。
补贴制度确立利于淘汰不良产能
同时,《意见》还就并网、电量收购、补贴、土地政策逐一细化,为分布式光伏项目、电站投资开发提供了多重保障。
业内人士表示,土地拥有权和使用权的问题是抑制中国光伏发展的问题之一。因为它国有化的特殊性,让很多项目业主会担心土地突然被征收,那还在25年服役期内的电站怎么办,这使得之前只有国资背景的大的电力公司才有资格进行电站投资。该《意见》首次将这个问题公开提出并明确化,解除了很多投资人的顾虑。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还提出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将建立由电网企业按月转付补贴资金的制度。中央财政按季度向电网企业预拨补贴资金,以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另外还将通过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扩大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规模,支持光伏发电发展需要。
而这一制度的确立,无疑解决了企业在电站建设中最为担心的资金问题。
在阿特斯市场总监张含冰看来,早前对于国内市场,公司一直采取谨慎的态度,尤其是在补贴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制度,一些2011年完成的项目,公司最近才收到付款,这对企业的资金压力很大,特别是电站这种需要占用大量资金,且需要银行提供充足贷款的行业影响尤为明显。
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亦表示,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光伏大锅饭的困境,利用金融杠杆来扶持优质、有品牌、有信誉的规模企业做强,而淘汰不良产能。因为目前看来单靠市场机制和单个企业自身力量,很难快速让行业调整到位,这样会让劣质企业长期恋战,同时拖垮优质企业。
光伏电站建设成为产业“吸金石”
事实上,尽管光伏行业近期面临着欧盟“双反”危机,谈判局势也并不明了,但是与光伏制造环节相比,光伏电站项目凭借稳定的收益,吸引了大批光伏企业以及非光伏企业的青睐,以期获得稳定回报。
目前,已有不少非光伏企业跻身投资光伏电站的行列。7月初,松辽汽车就宣布将收购阿克苏舒奇蒙光伏发电有限公司100%股权和新建1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而一个月前,江苏旷达也宣布涉足新能源,试水光伏电站。
晶科能源全球品牌总监钱晶表示,这是很好的现象,只有在人和资本参与使产业市场化和资本化后,才能形成成熟且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欧美很多电站的开发者和投资者绝大多是非光伏企业,有基金的、保险的以及其他领域的,原因就是大家看好了它稳定的投资收益率。
据了解,相较于制造环节的产能过剩,电站建设的项目更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业内人士预计,国家此次从并网、电量收购、补贴、土地政策等多个方面下手,逐一解决了电站建设发展至今遇到的几乎所有的难点,为今后电站的建设打通了“任督二脉”,国内电站已经从无序、亏损向有序、盈利转变,接下来,国内电站建设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将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注入。
[责任编辑:王钦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