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宏观经济 > 中国转型的潜力

中国转型的潜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7月17日15:33分类:宏观经济

新华社记者徐兴堂 黄歆 张钟凯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面临“多年未有的错综复杂局面”,中国经济正遭遇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在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发展中“两难”问题增多的背景下,转型升级被提到更重要的位置,那么转型的潜力究竟在哪里?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16日举行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对今后经济发展方向进行了描述:要把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创新驱动,既稳当前、又利长远,一举多得,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速为7.5%,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而其中,投资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动力,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3.9%。然而,由于边际效应的作用,投资推动经济的效果逐渐趋弱,对国内经济的拉动力度已经大不如前。

“劳动力、土地、市场等资源传统支撑经济增长的禀赋要素正在发生变化,潜在生产率随之出现明显下降,潜在经济增长率相应下滑,长期依靠要素投入、依靠投资出口推动增长的模式已遇到瓶颈。”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则认为,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是常规的经济增长动力,不能抛弃,关键是在特定时期根据特定情况,结合现实调整政策的着重点。

李克强总理强调,当经济运行逼近上下限时,宏观政策要侧重稳增长或防通胀,与调结构、促改革的中长期措施相结合,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认为,要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必须继续推进城镇化,因为城镇化是中国未来转型的重要潜力,将全方位地带动中国转型。

“城镇化将带动消费升级,中产阶级的崛起使得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企业调整生产行为,创新驱动将会进一步提升。”他说。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仅有52.6%,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很多都超过了80%。据权威机构测算,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基础设施投资就要至少增加10万元,加上公共服务投资及个人消费的释放增长,这个潜力非常可观。

“未来要加大对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低碳产业、社会领域、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资,同时,消费潜力也要进一步挖掘,尤其是农村的消费。而从中长期角度看,改革红利和科技进步等会对中国转型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庄健说。

在庄健提到的这些行业和领域里,中国与发达经济体都存在较大差距,而这种差距也成为未来转型的潜力。

对于转型的主体,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认为要从基层开始做起。“首先地方政府要把转型作为重点,而不是GDP增长,每个地方都有其各自的比较优势,要因地制宜挖掘自身的转型潜力;其次,要从企业层面入手带动整体转型,加大创新驱动,促进企业升级和自主发展,政府要支持那些具有转型潜力的企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比第二产业高出7个百分点。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6%,比规模以上工业的增加值增速高出2.3个百分点。

由巴克莱资本公司创造的新词“克强经济学”正在成为全球解读中国新一轮经济政策中的热词。其内涵中包括的三大支柱“通过逐步缩减国家主导的投资行为结束财政刺激、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成为中国转型道路的一个风向标。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中国转型除了要坚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投资安排、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之外,长久而言,中国转型需要改革红利的释放。这包括加快行政管理、财税、金融、价格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将不断为中国转型提供制度红利。

“总而言之,最重要的是要去做,去落实,敢于深化改革,不能空规划。”左小蕾说。(完)

[责任编辑:王钦炜]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