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宏观经济 > 专家称中国经济需平衡调结构与稳增长的关系

专家称中国经济需平衡调结构与稳增长的关系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7月18日16:10分类:宏观经济

专访:中国经济需平衡调结构与稳增长的关系

——访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中心主任洪平凡

新华社记者黄继汇

纽约(CNFIN.COM / XINHUA08.COM)--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中心主任洪平凡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中国能够将推进体制改革与实施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相结合,平衡调整经济结构与稳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中国经济增长今后几年可以维持在7.5%左右。

洪平凡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迟迟未摆脱“金融危机后遗症”,是造成中国经济增长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20年里,世界贸易年均增长10%以上,而这两年年均增幅低于5%。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额还没有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深受影响。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出口增长率大幅下滑,目前只有6%左右,远低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20%的增长水平。仅仅由于出口增长下滑,中国经济增幅就可能比金融危机前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

洪平凡还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也有自身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规律等方面的原因。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经从低收入国家迈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过去那种依靠高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不计环境和资源代价的粗犷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此外,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包括贫富差距扩大、行业垄断、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以及人口红利进入逆转期,都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阻力。

洪平凡说,中国想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并成为高收入国家,必须摆脱过去的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寻求新的增长模式和结构。不过这种转变并不容易。历史数据显示,1960年大约有100个中等收入国家,而今这些国家中只有11个上升到高收入国家,其余的大多停滞在“中等收入陷阱”,甚至倒退为低收入国家。

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有强烈的意愿来推动这一转变,没有重走依靠宏观刺激政策来遏制经济下滑的老路,而是强调以改革促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促增长。

洪平凡认为,经济改革应注重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特别是资本和劳动力资源;减少垄断,促进公平竞争。在经济改革中,金融体系改革极为重要。在金融改革中,利率市场化最具挑战性,但也是其他改革、包括汇率改革的前提条件。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中国还应避免快速提高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误区,避免一蹴而就。

他还表示,从近几个季度的统计数据来看,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后,仍然有一些积极迹象。例如,中西部的投资增长快于东部,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长快于第二产业,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完)

[责任编辑:王钦炜]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