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产业经济 > 破解流通业多头管理 理顺管理部门责权关系

破解流通业多头管理 理顺管理部门责权关系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3年09月29日10:52分类:产业经济

新华社记者褚晓亮、陈钢、康淼

福州(CNFIN.COM / XINHUA08.COM)--记者近日调研发现,与外贸管理的权责相对清晰不同,我国内贸领域尚存在多头管理、权责不明、互相掣肘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贸流通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当前有待进一步理顺管理职能,整合管理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助推大流通产业格局的构建。

——破解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难题 提高管理效率

商贸流通行业管理涉及部门众多。一是不同的部门分管不同的商品流通。如商务部主管大部分商品,发改委负责粮、棉、油及战略物资的收购、储备、流通、调控,实施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工信部承担烟草、盐业管理;农业部主管种子流通,参与化肥、农药市场管理,政出多门,各管一块。二是对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环节中进行分段管理。如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种植由农业系统管,运输由交通系统管,进入市场由商务部门管,在市场监管方面,又常常是工商、质监、商务、卫生等多头监管,从生产到流通的不同环节切块管理,造成职能交叉、权责不明。

为了破解这些难题,一些地区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北京市提出完善商业便民服务体系、农产品供应体系、市场供应保障调控体系、口岸体系等。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体系内出现的问题以及要落实的政策,并不全属于商务部门的管辖范围,以流通产业政策的落实为例,涉及的部门就达30多个。

浙江省商务厅厅长周日星、广东省工商局副局长钱永成等众多人士认为,由于目前我国流通业管理的计划体制仍未根本改变,“大商贸”的管理格局远未形成,流通行业“多龙治水”,增加了管理成本,还常常出现“微观抢着管、宏观没人管”“主管部门难主管”等现象。对此,基层干部建议进行必要的调整:凡能由一个部门管理的要适当集中,避免过多交叉;逐步理顺各部门职能,减少空白、加强衔接;建立协作机制或由更高一级部门牵头的协调委员会。

——破解部门之间资源分割难题 有效整合资源

记者调研发现,近几年相关部门出台了许多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财政支持政策,但从整体看还没有形成合力,出现了部门之间、城乡之间政策不协调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

例如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方面,商务系统有“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农超对接”、“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等政策,供销社系统有“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等,农业部、交通运输部等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在市场硬件方面,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检测中心,就有发改委、农业、商务、供销社等多部门参与。有的批发市场在信息化建设中,甚至可以同时到多个部门去申请投资和补贴。

由于“政出多门”,缺少整合,相关政策难以发挥整体效益,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例如,东北某省商务系统通过“万村千乡工程”建成上万家农家店,该省供销社系统则通过“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发展各类连锁店、便利店9000多家,但两套体系各自独立运行,尚未整合打通。

对此,基层干部建议,发展流通业的资源应从宏观层面进行有效统筹,进一步明确建设主体和牵头部门,在财政资金配备上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

——破解基层商务管理部门弱化难题 强化基层管理力量

记者调研发现,基层商务管理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能弱化、商贸流通人才匮乏等难题。陕西省商务厅调查发现,全省除延安、铜川两市各区县单设了商务局外,其余各市绝大部分区县没有单设商务局,商务工作大多由发改局、经贸局、工信局的一个股或者一个人负责,加之工作经费短缺,严重影响了商务工作在基层的落实。在内蒙古自治区的100多个旗县中,只有1/3左右是商务部门单设,其他旗县商务部门与经信、供销、粮食等部门合署办公,人员配备少,工作经费缺乏保障,导致商务工作在旗县一级经常出现“无人抓”的现象,更难以推动政策的落实。

内蒙古商务厅副厅长王文杰等人士建议,当前需要积极强化基层商务系统的行政管理力量,将县(区)商务主管部门纳入政府组成部门,落实商务主管部门的编制、人员,明确工作职能,建立健全基层商务主管部门的组织机构,建立省、市、县(区)业务对口、职能统一的管理机制。(完)

[责任编辑:尹杨]

分享到:

视觉焦点

  • 菲律宾:防疫降级
  • 坐上火车看老挝
  • 吉隆坡日出
  • 中国疫苗为柬埔寨经济社会活动重启带来信心

关注中国金融信息网

  • 新华财经移动终端微信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