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连续回升 二季度经济走稳态势基本确立
核心提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0.9个百分点。
新华社记者桑彤
上海(CNFIN.COM / XINHUA08.COM)--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0.9个百分点。
该指数已连续四个月回升,特别是最近两月逆季节走势上扬,新订单指数上升明显,反映出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效应显现,二季度经济走势趋稳态势基本确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认为,6月份PMI指数继续提高,表明经济平稳增长态势已基本确立。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也表示,PMI连续4个月回升表明中国制造业继续保持平稳向好的方向发展。
从PMI的12个细分指标来看,同上月相比除采购量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回落外,其它各项指数均呈现回升。其中,新出口订单回升幅度最大,升幅为1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持平;其余生产、新订单、原材料购进价格、产成品库存指数以及从业人员等指数环比升幅均在1个百分点以内。
“新订单、出口订单等各类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购进价格指数等都出现提高,反映了随订单水平回升,企业采购和生产活动水平开始回升。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已见成效。”张立群分析称。
尤其是进入二季度以来,中国需求端偏弱的局面明显改变,经济内生增长基础逐渐巩固。新订单指数持续回升,6月份达到52.8%,高于去年同期2.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外部需求稳中趋升。新出口订单指数,最近两月持续回升,6月份回升到50%以上,达到50.3%。特别是作为中国出口大省的广东省,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5、6两月回升尤为明显,分别为52.1%和51.6%。
尽管制造业整体环境向暖,小微企业持续低于临界值50%的情况依然值得重视。数据显示,大型企业PMI为51.5%,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而小型企业PMI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至48.4%,继续位于临界点下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企业相当长一段时间表现较弱,政策扶持也不如大企业,尤其是物流、流通领域的企业表现明显。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小企业发展的问题所在。
在蔡进看来,要扶持小微企业,不仅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资金问题,还要放开市场领域,突破垄断,给小企业以发展的空间。“我觉得市场不应该过多地强调集中度,应该着重发展大、小企业的市场一体化,而非现在大小企业相互竞争的格局。”
蔡进判断,小企业PMI回到50%以上的指日可待。事实上,大企业往往先受惠于政策效应。随着订单逐渐下移给小企业,未来几个月小企业经营状况将越来越好。
有专家认为,考虑到前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稳增长政策,包括扩大财政支出和基建投资、结构性减税、定向降准等,未来随着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中国经济有望进入政策“蜜月”期。
“刚刚公布的降低存贷比政策是中国政府的又一次的'政策定向放松’来帮助中国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中重拾增长动力。”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判断,这也意味着今年下半年,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来支持经济增长。(完)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