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宏观经济 > 中国经济全球新义之三:中国供给利享全球

中国经济全球新义之三:中国供给利享全球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4年07月31日17:01分类:宏观经济

核心提示:小米在印度的成功只是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大市场的一个缩影。新一届中央决策层履新以来,稳步推进简政放权,为小微企业减税减负,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扶持,通过改革的加减法不断释放企业活力,同时确保经济运行于合理区间。

新华社记者王宗凯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经过紧张的守候和刷屏,印度小伙儿奇拉格·金达尔29日终于在第二轮网上抢购中买到了小米手机。这款高性能的大屏智能机并没有让他破费太多——小米手机的售价只是性能类似手机的一半,还不到苹果5S手机的三分之一。

事实上,小米手机今年7月一进入印度市场就热闹异常。第一轮抢购中,1万多部手机在不到40分钟内销售一空。在印度,中国商品卖断货并不新鲜,但这次是可以与三星、苹果“争地盘”的电子产品,而不是过去传统的玩具、鞋帽等轻工业品。

小米在印度的成功只是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大市场的一个缩影。新一届中央决策层履新以来,稳步推进简政放权,为小微企业减税减负,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扶持,通过改革的加减法不断释放企业活力,同时确保经济运行于合理区间。

一些海外专家指出,经过30年经济发展的积淀,“中国供给”正呈现出三个层次:对于希求改善生活水平的发展中经济体,中国企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高附加值产品;对于处于上升期的新兴经济体,中国的装备、技术和建设经验可满足其日益旺盛的基础设施升级换代需求;对于发达经济体,中国富有活力的创新型企业可为其提供了获得丰厚资本回报的机遇。

“感谢中国工程师为我们修了高铁!”土耳其人阿巴斯兴奋地告诉记者。搭上首都安卡拉开往伊斯坦布尔的“东方快车”,他每周一次的旅行得以由7个小时缩短至3个小时。这条高铁由中国铁建公司牵头并联合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以及土耳其两家公司共同修建,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组织并承揽实施的第一个电气化高铁项目。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说,海外建设工程承包带动装备出口的协同发展,将现阶段新兴市场需求与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相结合,实现了互利共赢。

鉴于基础设施项目所需资金多、周期长,公共部门往往需要发挥引领作用,中国顺势而为,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主张并推动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旨在为发展中经济体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提供保障和支撑。

数据显示,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2013年为新兴市场国家政府和企业所提供的贷款总额已超过了世界银行,与2011年相比,总额增加了60%。中国以实际的行动参与亚洲和非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赢得订单也收获信任。

对发达经济体而言,转型中的中国当然是获得丰厚回报的热土。9月中旬,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可能迎来一场史上最大规模IPO(首次公开募股),而这场资本盛宴的主角便是中国电子商务集团阿里巴巴。此前,中国互联网企业就已掀起一轮赴美上市潮,京东、新浪微博、聚美优品、途牛旅游网等都获得资本市场热捧。路透社预计,今年在美国上市的中资企业数量可能达到30家,创下近3年以来的新高。

西方投资者看好中国企业,而中国的企业家精神也将激活全球商业和技术创新。小米公司成立至今仅有4年,如今已是全球十大手机厂商之一,提交的专利申请高达上千件。而在全球十大手机厂商中,有六家来自中国。

中国制造已走遍世界,如今“中国创造”也正在全球布局。正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中国,正与全球不同层次的需求深层对接。“中国供应”也将以更新的面貌,给全球带来源源不断的实惠。(完)(参与记者:汪平、李铭、戚燕凌)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