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新华社记者张京品 陈诺
拉萨(CNFIN.COM /XINHUA08.COM)--国内电商平台聚美优品近期被曝出的知假售假事件,再次暴露出电商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将京东等一大批知名电商平台推向了舆论浪尖。网民和业内人士认为,网购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重要渠道,应尽快制止第三方寄生电商平台售假的现象,完善相关法规,加大处罚力度,推动我国电商发展更加成熟。
——电商售假引发网民关注
近日,国内规模最大的化妆品团购网站聚美优品被爆涉嫌制假售假后,股价大幅下跌。记者了解到,聚美优品第三方商户“祥鹏恒业”通过伪造品牌授权书和报关单等文件向多家电商平台销售假冒名牌服装和手表。
事件发生后,聚美优品发布声明回应称已启动紧急调查,关闭“祥鹏恒业”的店铺,并将所有商品从第三方平台紧急下架停止发售。对于购买“祥鹏恒业”店铺商品的消费者,聚美优品表示“绝不推脱自己的责任”,将提供无条件退货服务。此外,聚美优品还称正在对“祥鹏恒业”的资质、货源进行彻底重新调查。
事件随即引发舆论对电商售假现象的热议。大多网民对聚美优品知假贩假的行为纷纷予以谴责。也有部分网民替涉事电商鸣不平,认为事件的主要责任出在第三方及供应商上。网民“zf山的呼唤”认为:“这些平台都有第三方供货,难免出现假货,真正黑心的是无良供应商。”
不少网民呼吁加大针对电商售假的惩罚力度,建立严控电商售假的有效机制。
——多原因致电商售假现象频发
近年来,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有关报告显示,B2C在网络零售市场所占比重一路上升,2013年占比已达到35.1%,比2008年的6.8%提高了28.3个百分点。
安徽省工商局市场监督管理处副处长郑文宝说,这几年电商交易越来越火热,电商平台数量也在增长,由此带来搭乘电商监管漏洞售假或联合售假的现象开始增多,安徽这几年投诉电商的情况也有明显上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购,自然给不良商贩提供了机会,这是网购的大环境、大趋势带来的。”
前瞻网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孙梅红说,电商售假与当前电商模式有直接关系。目前,除了天猫这样的纯平台类电商,聚美优品、京东、亚马逊均采用“自营+平台”的模式。孙梅红指出,平台类电商具有盈利稳定、可快速扩充品类等优势,但存在致命缺陷,即对于第三方平台商户的产品质量难以把控。
目前,国内各电商企业都会对第三方平台商户进行资质审查和缴纳保证金来保障产品质量,但是这些措施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假货。一方面,资质文件造假难以快速识别,另一方面,商品在具体销售过程中电商平台无法把控,这就给商户留下了“可乘之机”。
阿里巴巴农村电商讲习所首席讲师杜千里表示,电商售假链条中,第三方、电商和消费者均有责任。电商平台为吸引消费者眼球而压低价格打折促销,第三方为了利润而不择手段降低产品质量,甚至造假,消费者看到折扣商品盲目购买,三方共同促成了电商假货的流通。据了解,电商低价促销活动中假货最多。
厦门大学法学院薛夷风博士指出,我国税法不健全也间接推动了电商售假现象。目前,我国小微企业的经营所得税相对较重,导致大量小微企业涌向电商,从而规避实体店带来的高税负。
——建议加大行政干预和处罚力度
不少受访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我国电商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议完善相关法律,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改进司法操作层面的难题,多措并举加大对电商售假的干预。
首先,完善法律,改进司法操作。根据规定,发生电商售假行为,平台所在地的工商部门会对其进行问责和查处,涉及第三方经销商的,一般由经销商经营注册所在地的工商部门进行查处。郑文宝表示,如今我国规范网络商品交易行为只有一部行政规定,即《网络商品交易管理办法》,其作用有限,国家层面亟待出台“电子商务法”,对网络交易行为进行彻底的监督。
薛夷风说,根据《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公司法》,电商出现第三方售假问题,可追究电商本身的责任,销售者与生产者之间均有连带责任。人数众多、范围较广的投诉、诉讼,比较适合进行集团诉讼,但存在立案难、操作难、管控大等难题,建议国家从操作层面加大改进力度。
其次,加大处罚力度。杜千里说,电商有时候和生产企业是共同利益体,仅靠电商平台控制商品质量不现实。“应加大对售假的电商平台和造假的生产企业的处罚力度,让其不再有造假的资本,让造假者不敢轻易造假。”
薛夷风指出,国外对制假售假的惩罚比国内严厉得多,因为涉及侵犯知识产权,一旦厂商制假贩假,将面临高额的惩罚。她认为应对制假售假行为作出更高处罚。
第三,对电商平台做出进一步要求。杜千里认为,应要求电商平台制定相关抽检制度,对抽检的商品送到相关质检部门检测,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电商平台应立即下架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对促销的特价商品应制定更严的质量检测流程,一经发现企业造假、售假,不给解释的机会,全网不再允许上架该企业的商品,并给予重罚。“对热销促销产品更应加大抽查,还可由电商平台和企业组建赔偿奖励基金,重奖发现假货的消费者,并推出警示功能提醒消费者购买低廉奢侈品的风险。”杜千里说。
第四,开展专项打击清理电商售假。今年7—10月份,全国工商系统开展相关统一行动,对网络平台制假售假行为进行打击,安徽等地已进入基层部署阶段。郑文宝建议,加强工商系统间的联动机制,将网上巡查与实体巡查相结合,加大网上网下同步抽查,对电商售假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