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有之炘
上海(CNFIN.COM / XINHUA08.COM)--近期中韩、中澳自贸区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利于构建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巴克莱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常健18日发布最新报告称,中国在“对外开放”和区域性改革方面步子迈得更大更快,而在国内各改革领域(包括金融、国有企业以及土地方面的改革)的速度则要慢一些。
报告称,APEC峰会成果颇丰,如中国倡导的“新丝绸之路”在国际上备受关注。按照“新丝绸之路”的构想,欧亚大陆之间将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路一带”)在贸易和基础设施网络上实现互联互通。中国在会上宣布,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路一带”沿线国家的相关建设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未来自贸区建设或还将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尽快启动,推进中巴自贸区第二阶段谈判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推动重启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大湄公河、泛北部湾、中亚等区域、次区域合作建设,完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合作机制,加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规划等。
常健分析认为,亚洲很多国家普遍缺乏建设资金,而中国在资金和专业技术上则有很大优势。因此,这一举措将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带来双赢,并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消化其过剩产能、扩展海外投资。今年10月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传递出21个APEC成员国希望开展合作的强烈意愿。
常健判断,这条“新丝绸之路”将在基础设施方面带来巨大的贸易及投资机会,涉及沿线国家的运输系统建设、港口建设、管道铺设、发电设施建设、环保项目实施、能源及资源贸易、消费、旅游开发等多个方面。在未来几年内,“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速稳定在5%-7%的区间,同时也会对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产生积极影响。
不过,常健表示,中国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以及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仍有待观察,对国内重要领域的改革至关重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