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财经 > 区域经济 > 北方首个自贸区以开放倒逼改革蓄势待发(2)

北方首个自贸区以开放倒逼改革蓄势待发(2)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04月16日11:45分类:区域经济

核心提示:作为我国北方首个自贸区,即将挂牌的天津自贸区融汇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等重大国家战略,用开放倒逼改革前景可期。

——投资贸易便利化成“先手牌”

除了复制上海自贸区已有经验,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天津特色、发挥带动示范作用,无疑是天津自贸区面临的最主要任务。

参与到天津自贸区方案设计的李彩良说,天津的特色将主要来自三大方面:用制度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借“一带一路”契机服务和带动环渤海经济;突出航运,打造航运税收、航运金融等特色。

天津自贸区将着力做大做强租赁业,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发挥天津租赁业务额已占全国1/4的优势,率先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租赁业发展政策环境,为全国开展这方面业务提供示范。还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紧紧把握自贸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的定位,充分发挥天津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作用,不断增强区域服务辐射能力。

围绕这些目标,来自投资贸易便利化领域的改革举措已经接踵而至。

“一颗公章管审批”是天津优化投资环境的创新之举。去年5月,肩负着助推滨海新区建设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区域使命的行政审批局正式成立,开全国之先河。它的出现带来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归并了行政审批权,缩减了工作人员,以及极大提升了行政审批的效率。国务院不久前已正式批准了天津港口岸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计划。此番新开放水域和岸线涵盖天津港所有作业港区及码头,连成一片。此举将大幅度提升港口对外开放承载能力。

近期,滨海新区已经启动了意愿结汇试点、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京津冀三地海关通关一体化等重磅改革创新举措。相关的知识产权维权中心、法律创新服务中心等先后成立。一系列改革的实质是按照自贸区的要求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区域发展质量。

改革向前没有终点。接下来,滨海新区还将重点推负面清单加国民待遇的改革模式,消减前置审批,推进工商注册和国际贸易便利化。“要最大限度减少行政部门对企业运营的干预,激发企业活力。”滨海新区政府秘书长曹金秋表示。

“对于我们贸易企业来说,通关时间加快直接促成贸易经营成本降低,快消品贸易成本可以降两成左右。”在新里程(天津)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陈枚洲看来,贸易便利化水平是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环节,现有一系列改革方向真正契合了企业需求,天津自贸区在该领域必定会有新突破。

[责任编辑:王婧]